西北工业大学是国防七子之一,在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领域实力雄厚,研发成果频频问世,为国家作出重大贡献。
西北工业大学创建于1938年,前身是国民政府桂系军阀刘湘创立的“国立西安临时航空学校”。建校之初就与国防事业紧密相关。80多年来,西北工业大学始终致力于航空航天、兵器科学与技术等高新技术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被誉为“国防七子”之一,是中国唯一一所以航空、航天为主的理工类大学,也是世界上航空航天类院校中规模最大的一所。
那么,西北工业大学在航空航天高科技领域具有怎样的实力?不妨来看几组数据:在中国首批5人空间飞行员选拔中,西北工业大学就出了3人;在2003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项目中,参与研制的500多名专家中就有西北工业大学的80多名教授;在2020年“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工程中,参与的专家800多人中也有该校100多名教授......由此可见,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西北工业大学可谓是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兵器装备高技术领域,西北工业大学也是引领潮流。无论是残响在耳的东风快车,还是“沉默的杀手”潜艇,亦或是神秘的隐形战机,都是出自西北工业大学专家之手。可以说,无数次保家卫国的“利剑锋从磨砺出”。甚至连美国都对西北工业大学虎视眈眈,屡屡用黑客攻击偷窃技术,由此可见西北工业大学在军工领域的地位。
“小隼”仿生鸟无人机的研制采用仿生设计,具备隐蔽飞行性能。“小隼”仿生鸟无人机的飞行性能可与隐形战斗机媲美,代表了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进步。
“小隼”仿生鸟无人机由西北工业大学研制成功,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采用了仿生设计理念。设计人员通过观察雄鹰、隼等猛禽的飞行姿态,研究它们翅膀、羽毛构造与飞行原理,将这种近乎完美的生物机甲应用到无人机设计中。这使得“小隼”具有了极高的机动性、隐蔽性,可以在复杂环境中自由驾驭,有如生物的矫健、从容和敏捷。
那么,“小隼”的具体飞行表现如何呢?它的最高飞行速度可达每小时150公里,升限达3000米,一次充电续航时间长达2小时。尤为惊人的是,“小隼”的有效载荷高达15公斤,这意味着它可以携带各类侦查装置以及轻型武器装备。考虑到它的体积仅仅比一只真正的隼禽大了一圈,这样的性能可谓无与伦比,完全达到第四代隐形战斗机的水平。甚至可以说,这种体积小巧、价格低廉的仿生机甲,对国防安全的助益可能超过昂贵的大型武器。
那么,这一科技成果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标志着中国在仿生研究和高新科技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结束了“跟跑”阶段,开始走在前列和引领潮流。可以预见,随着相关核心技术和理论创新的不断深入,将会催生出智能无人机、高机动兵器装备等一系列应用,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的国防科技实力。
《人民日报》对西北工业大学的表扬发文高度赞扬西北工业大学的成果,认为它展现了中国高校科研实力,文章引发广泛关注和网友热议。
2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飞翔的“小隼”展现中国创新实力》,高度赞扬了西北工业大学研制的“小隼”仿生鸟无人机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突破和创新。文章开头就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一成果“凸显我国科研机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实际上,在“小隼”问世前,西北工业大学在无人机和军工领域就蓄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早在20年前,该校就成功试飞了国内第一架自主研发的无人侦察机;10年前研制的新一代隐形无人机,打破了美国长期的技术垄断......“小隼”的问世,正是这批科技工作者长期埋头创新的结果,也展现了中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进步。
文章还提到,新研制背后是系统的高水平创新。西北工业大学长期从事生物仿生学等前沿交叉学科研究,在仿生飞行控制、仿生感知芯片等多个领域取得原创性进展。这些核心技术的创新和融合,使得一个个“不可能”成为了可能。这充分说明,中国高校已经具备开展系统性原创研究的科研实力,完全可以攻克世界尖端技术难题。
可见,《人民日报》这篇评论文章充满了对西北工业大学科研实力的肯定与期待。一时间,“小隼”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获得数万点赞;西北工业大学的科研故事也广为流传,多所高校的学子纷纷表示要向他们学习。可以说,这篇文章极大鼓舞了中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造的斗志与信心。
中美高校的比较西北工业大学科研成果领先清华北大,在高科技领域占优势,受到美国关注。美国试图通过网络攻击窃取技术,中美高校差距主要在基础科学研究上。
说到中国顶尖高校,我们通常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但实际上,在航空航天、机电一体化、无人机等高新技术领域,西北工业大学的科研成果早已走在前列,并不亚于美国一流院校。以“小隼”仿生鸟为例,相关的仿生学、自主控制等技术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领先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高校的科研创新已经取得长足进步,部分应用性强的学科更是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正因如此,西北工业大学的科技成果也受到了美国的高度关注,甚至可以说是忌惮。美国国务院曾明确将该校列为针对中国采取单独制裁的9所大学之一。在此背景下,美国不断组织网络攻击,试图窃取西北工业大学尤其是航空航天专业的科研数据与技术。比如2023年初就曝光出中情局资助黑客对该校发动了规模巨大的网络攻击。这从反面折射出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实力的强大。
当然,就整体而言,中美高校的科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主要体现在基础研究与原创理论上的差距上。这需要中国科技工作者继续努力,坚持自主创新,谱写中国科技强国的新篇章。
呼吁和展望呼吁西北工业大学保护好自己的成果,不被“大洋彼岸的贼”窃取技术。应培养更多学生报考这类高校,为国家国防科技作出更大贡献。
面对美国频繁的网络攻击和技术盗取,我们不得不高度关注国家关键核心技术的安全问题。西北工业大学等高校作为国防科技的主要创新源头,手中的每一个技术成果都意味着国之重器。如果被外国势力窃取,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务必要加大安保措施,保护每一个“小隼”。
具体来说,可以从法律、技术、组织等多个层面入手。一是加大法律制裁力度,严惩泄密和技术转让行为,形成震慑;二是应用区块链、量子通信等前沿技术手段,确保核心数据和系统的安全;三是建立严密的安保体系,对涉密人员实行离岗轮岗,避免单一人员掌握全部关键技术......
与此同时,国家也应加大对高校国防科研的支持。比如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充实仪器设备,向科研人员倾斜资源配置;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做出重大原创性成果的团队进行重奖......这无疑将大力激发科研员工的积极性,使更多“小隼”诞生。
此外,广大中学生也要自觉报考国防七子等高校。加入他们,不仅是服务国家的责任,也是成就自我价值的最佳途径。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国防科技实力必将取得新的更大发展,为捍卫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结语我们不难看出,西北工业大学以其雄厚的科研实力,正在引领中国走向高科技航空航天强国的目标。“小隼”仿生鸟无人机的研制成功,正是一个标志性的成果,它展现了中国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长足进步,在某些具体领域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凝聚了一代又一代西北工业大学科技工作者的心血与智慧。从20世纪30年代创校之初,他们就没有停止脚步。在艰苦的历史环境里埋头攻关,用青春和汗水换取一个又一个的技术突破。正是这些无名英雄构成了中华科技的脊梁。而他们当中,又有很多是西北工大和类似高校培养出来的。
由此可见,发展国防科技事业,我们需要做的远不止研制几种新武器装备。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要让更多年轻人走进国防七子等高校,在推进国家安全和振兴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那么问题来了,你愿意加入他们吗?投身国防科技事业,以技术创新让中国更安全、更强大。在评论区留言你的想法吧,让我们共同期待新一代科技青年的成长!
国之重器勿示于人,小心山姆大叔灭了科技人员⋯
中国脊梁![点赞]
防止美国间谍窃取我们的科技成果,提防美国鬼子下黑手
还是要保密,这个用于战争还是不错的[点赞][点赞][点赞]
传奇的学校!强悍的团队!
在中国首批5人空间飞行员选拔中,西北工业大学就出了3人;在2003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项目中,参与研制的500多名专家中就有西北工业大学的80多名教授;在2020年“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工程中,参与的专家800多人中也有该校100多名教授......这些数据谁能知道清楚?
这样的学校才是中国人自己的学校,国家必须大力关照和重点发展。
这个技术确实利害,真心赞一个[点赞][点赞][点赞]
这样的学校才是祖国的希望![点赞]比美国清华好上万倍。
强👍,国之骄傲!
强烈要求加大对西工大预算投入
最主要的就是国防七子流失的优秀人才加一起都不如清北多
小隼除了不会下蛋,其他都像
刘湘是桂系?
非常好[点赞]!
[静静吃瓜][玫瑰]无美不入的地儿[笑着哭]世界[静静吃瓜][笑着哭][玫瑰][点赞]🇺🇸美
[点赞]
高科技会告诉别人?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