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台、树标准、扩生态,青岛啤酒“三步走”赋能产业升级

云酒 2024-06-26 15:02:24

头部企业的使命在于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在青岛啤酒行业赋能“三步走”中,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体现得淋漓尽致。

6月24日,青岛啤酒第四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成为行业唯一。

在向青岛啤酒表达祝贺的同时,有粉丝提出建议:生物发酵领域科技创新难度太大,青岛啤酒能否将成果和经验共享?

青岛啤酒的回答是肯定的:“能!”

作为啤酒行业头部企业,青岛啤酒将赋能产业发展视为使命,并身体力行,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发展的同时,引领我国啤酒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青岛啤酒已经形成了赋能产业发展“三步走”:搭建创新平台、树立行业标准、形成“啤酒+”生态圈。

█ 第一步:搭建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用

2023年,青岛啤酒科技研发中心新基地在青岛蓝谷拔地而起。

该基地依托行业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全球,打造世界一流研发创新平台,未来将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啤酒酿造技术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基地和全球啤酒文化传播及消费者体验基地。

这一创新平台的定位之高,功能之强,作用之大,可见一斑。

青岛啤酒作为一家企业,为何要打造这样的创新平台?这与青啤早早江轮入海、参与完全开放的全球市场竞争息息相关。

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时代大潮中,尤其需要龙头企业发挥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更新。

啤酒行业同样如此。随着啤酒“五巨头”的生产规模和在行业中的占比不断扩大,头部企业更应该肩负起“创新、引领”之责。

青岛啤酒研发创新基地,只是青岛啤酒履行使命、践行责任的表现之一。

近年来,青岛啤酒聚焦产业链全链条深入细分研究,深耕酵母菌株、风味图谱和调控、酿造关键技术等领域的国际前沿问题和共性技术难题,大力聚焦绿色低碳等领域研究,包装材料的减量、减塑、可循环、可降解以及酿造技术的绿色低碳等新领域,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转型升级。

以新品开发为例,产品研发容易存在同质化、开发周期长、市场定位不准确等难题,青岛啤酒首创“消费需求-产品-工艺”三解码技术支撑下的新产品高效开发平台,缩短研发周期50%以上。研发9大系列、70多种产品,形成百花齐放的新局面,引领高端、多元、个性化消费潮流。

其中,青岛啤酒首创突破原麦汁浓度和存储时间极限的“一世传奇”等新产品,致力于打造超高端艺术酿造精品,成功引领啤酒行业结构升级。

再以产学研用为例,青岛啤酒与40余家国内外顶级科研机构一同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联动新机制,进一步实现从单点突破到平台创新的跃升。

可以看出,青岛啤酒不遗余力地打造世界一流研发创新平台,在这样的平台之上,技术交流与成果共享已经成为现实,而这只是青岛啤酒赋能我国啤酒产业发展的第一步。

█ 第二步:树立行业标准,引领发展方向

标准化,是青岛啤酒赋能啤酒产业的第二步。

标准是世界的通用语言,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版图和产业布局深度调整中的关键要素。

在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完善方面,青岛啤酒始终走在前列:

1964年,《青岛啤酒操作法》成为我国啤酒工业的第一个行业标准,至今影响着中国啤酒工业的发展。

1989年,青岛啤酒建立了自己的企业标准,其间经过不断的优化、整合,1995年率先在全国同行业通过了国际权威认证机构-DNV(挪威船级社)的认证。在该标准的指引下,青岛啤酒的所有啤酒厂实施原料统一、工艺统一、设备统一、标准统一、人员统一、管理统一的“六统一”质量管理原则,啤酒生产过程中执行标准作业指导书,通过1800道监测点实施过程检测,确保出厂产品100%符合国家标准。

作为我国啤酒行业的领导者,青岛啤酒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了啤酒行业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均居我国啤酒行业首位。

其中青岛啤酒参与制定的国家啤酒标准主要有:国家GB/T19001-2000标准、《啤酒试验方法》《啤酒瓶》《啤酒大麦》《啤酒麦芽》《啤酒花及其制品》《啤酒花及其制品分析方法》《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等。

“成为拥有全球影响力品牌的世界一流企业”,是青岛啤酒的愿景。

青岛啤酒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美国FDA、欧盟食品安全指令等出口国食品安全要求,制定了严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并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食品安全内控标准。

与此同时,青岛啤酒建立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SAS18000,并通过DNV认证、HACCP的认证和计量检测体系10012的复审,使得青岛啤酒在打造国际化大公司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从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到国际标准,青岛啤酒的标准化不断升级,青岛啤酒也从中受益,产品畅销全球120个国家,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青岛啤酒的标准化还在继续。

围绕消费者需求这一质量管理关键点,青岛啤酒把消费者模糊的、感性的、个性的需求,解码成精确、理性、标准化的生产工艺流程,建立起了覆盖“硬要素产品系统化打造”与“服务软要素沉浸式体验”的标准化控制体系。

以覆盖全业务领域的信息系统为基础,青岛啤酒围绕客户需求质量、研发质量、订单质量、采购质量、制造质量、物流质量、销售质量各环节,建立了统一的检测标准体系和检测方法,推动全程化品评,从机制上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感官评价。

……

“高标准,严要求”,啤酒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都离不开标准化。青岛啤酒则用自身的标准化实践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

█ 打通上下游,打造“啤酒+”生态圈

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打造“啤酒+”生态圈,是青岛啤酒赋能啤酒产业的第三步。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关系日益密切,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而随着我国啤酒产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产业链协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身为行业领军企业,青岛啤酒早已跳出了单一生产者的角色,打通上下游,打造生态圈,并在其中实现更大的作为。

在供应端,青岛啤酒前置原料管理,建立了全球品种最全的“大麦指纹数据库”,首创风味特征图谱技术,全周期跟踪检测大麦生长。尤其是在麦芽烘焙这一关键环节,青岛啤酒打造了行业规模最大的“专属”的麦芽厂,确保麦香的纯正。

在生产端,青岛啤酒在啤酒酿造环节坚持传承源自1903年的“两段法低温长时间慢熟”工艺,让传世麦香充盈每一杯青岛啤酒。

在消费端,从每年遍布全国100多城的青岛啤酒节,到全国60多城的200多家青岛啤酒吧;从青岛啤酒西海岸精酿啤酒花园,到复合型啤酒文化新场景1903青岛酒馆……青岛啤酒通过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与消费者在情感共振与文化共鸣上建立起更多的连接。

青岛啤酒还积极补链、延链、强链,配套了原料生产、包装材料、物流仓储、商贸流通、时尚文旅等多业态,加快了产业要素的集聚,助力啤酒产业集群快速崛起。

目前,青岛啤酒正在以建设全国首个啤酒饮料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抓手,带动上下游企业数字化改造,形成板块间深度关联、跨界融合、利他共生的“啤酒+”产业生态圈系统。

从率先打造行业首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到成为行业唯一的四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企业;从完善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到与国际标准接轨;从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到建立产业生态圈。

可以看出,青岛啤酒在赋能产业发展、引领啤酒行业结构升级方面,已进行了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

国人素来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样,企业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基础上,也应该为行业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力量。在青岛啤酒行业赋能“三步走”中,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已体现得淋漓尽致。

0 阅读:1

云酒

简介:捕捉酒业动态,观察酒业趋势,做酒业思考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