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巡视盛京,一走就是数月,回宫之后,一个不经意,竟然翻了慧妃的侍寝牌子。
按照宫中的规矩,太监李德全第一时间送来了侍寝香囊。眼见此景,正在跟宫女抱怨“皇上回宫八天,我还没见上一面”的慧妃,顿时喜出望外。她立刻命人上茶,还赏了李德全足足一百两银子,脸上更是压抑不住的眉开眼笑。
说真的,别看我年纪大了点,其实皇上还是挺喜欢我的。这女人啊,还得成熟一点才有味道。那些年轻的女孩子,生黄瓜似的,怎么懂得伺候?有的时候,你还得提醒一下皇上。
此时此刻,慧妃既兴奋又期待,整整五六年了,康熙都没有临幸过她,现在机会终于来了。春宵一刻值千金,香汤沐浴之后,慧妃精心打扮一番后,急匆匆地赶往了康熙的寝宫。然而她万万想不到的是,康熙后悔了。
康熙已经人到中年,繁杂的政事已经让他疲于应对。每次回到后宫,他只想找个地方歇一歇、静一静,好好地睡上一觉。然而慧妃要强且自私的性格,让他避之不及。在得知无意中翻了她的牌子,康熙肠子都悔青了。他安排李德全挡驾,自己则悄悄去见容妃。
皇上有旨,朕今日偶感不适,改日再和慧娘娘说话。
慧妃那颗热火翻腾的心,顿时被浇了一盆凉水。她不甘心放弃,不断地追问皇上哪里不舒服了。然而就在此时,她眼角余光一扫,竟然发现康熙正走在另一条小路上,而他去的方向,正是容妃的寝宫。
李德全,我告诉你,皇上明明翻了我的牌子,现在却跑到了容妃的玉榻上。她容妃是贵妃,我可是皇贵妃!我人都走到了半道上,你还让我打道回宫啊!我不管,照直往前走……
此时的慧妃悲愤之极,她的眼里含着泪花,声音也变得急促,这种当面打脸的委屈与侮辱,让她处在了疯狂的边缘。
康熙的无情,固然让她伤心,但最大的侮辱感,却是来自无辜躺枪的容妃。在她看来,是容妃蛊惑了康熙的心,抢走了他所有的关爱,让自己得不到一丢丢的慰藉。在这一刻,她恨透了容妃。
当一个女人产生了足够多的恨意,那么完全就是毁天灭地的存在。慧妃的这份仇恨,最终让让容妃沦落为世上最悲惨的女人,也让康熙体会了骨肉相残的痛苦滋味。
这一边的慧妃有多难堪,那一边的容妃就有多风光。对于康熙而言,偌大后宫里,唯有容妃这里才是家。就在当天晚上,康熙下旨晋升容妃为皇贵妃,女儿蓝齐儿为蓝齐格格。为了给收复台湾造势,康熙还主动让容妃回福建老家省亲,并且额外开恩,可以不穿满装穿汉服。
康熙的目的,是要容妃做一个恩服天下的女钦差。让她以皇贵妃之尊,接见福建当地名流和学子,好好展示一下皇家的尊严与魅力。他想要让福建的百姓们看一看,大清是如何爱民如子的。
对于一名后宫嫔妃而言,这样的殊荣和恩宠,可以说是无上的荣耀。其中,虽然有利用的成分,但也说明了,康熙对容妃有一种极致的宠爱,相对于他对慧妃的厌恶,可谓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康熙为什么这么宠爱容妃呢?用他祖母孝庄的话说,原因有三个:
一是貌美而贤惠。容妃气质典雅,雍容大方,眼神流转间,拥有万种的风情,是康熙这种身居高位者,最想驾驭的类型。除此之外,容妃还有一颗善解人意的琉璃心,她把康熙当做自己的丈夫,在她身边,康熙卸下了皇帝的外衣,体会到了一个普通男人的快乐与温馨。
二是知书达礼却不争不抢。容妃读过书,在与康熙相处时,她贴心却不失礼仪,这让康熙在享受亲近感的同时又存在了安全感。容妃只生了一个女儿,而且太医说她以后也无法生养了。凡事都有两面,正是因为她没有皇子,所以她也就没有了争储之心,相对于那些一心盯着皇位的其他妃嫔,她就简单与纯粹了很多。
康熙很信任容妃,在她面前有着倾诉的欲望,愿意跟她说些掏心窝子的话,就像孝庄曾经说过的:皇上和你啊,有着说不完的话。
康熙为什么这么厌恶慧妃呢?用她哥哥明珠的话来说,原因也有两个:
一是絮叨而自私。在康熙面前,慧妃总是不停地说话,而讲述的内容,全都是为自己争名夺利的事情,康熙来到后宫,本质上是为了喘口气、歇一歇、静一静。宫里谁让他得到更多的安宁,他就更多地喜欢谁。然而慧妃却如同一只讨厌的苍蝇,康熙自然是避之不及。
二是肤浅的骄傲。大阿哥胤禔不慎打死了葛尔丹的手下,康熙闻讯后很生气,他骂胤諟只会逞一时英雄之气,要坏了朝廷的大事。此时的慧妃却是骄傲的,她认为只是打死了一个草原的奴才罢了,正好壮壮皇上的脸面,还趁机提出让胤諟出任兵部侍郎。康熙当场翻了脸,直接拂袖离去。
当慧妃挽留康熙,想让他喝完银耳莲子羹再走时,康熙却直接丢下一句:倒在马桶里吧!
在康熙面前,容妃与慧妃的恩宠指数可谓天差地别。然而世间福祸难料,有的时候,距离远是一种美,距离近则是一种祸。
所谓伴君如伴虎,因为跟皇上走得太近,容妃自认为是康熙的知心人,这种想当然的自信,蒙住了她的眼睛,让她认为自己可以改变康熙,甚至可以让后宫中充满了爱。事实证明,她这种想法是何等的幼稚与可笑。
为了帮康熙省出银子收复台湾,她主动推荐慧妃成为了“节省宫中奢费”计划的主事人。为了让大阿哥得到历练,她建议康熙让他担任了兵部侍郎。
容妃所做的一切,虽然是出于一片公心,但多多少少也有点迎合慧妃的意思,毕竟慧妃的背后是权相明珠与大阿哥胤諟,而她自己却仅仅只有一个女儿而已。
然而容妃柔善的性格中,却少了一丝锋芒与锐气,最终被人利用而不可知。等到康熙发现:后宫的实际支出比往常还多了两千三百两银子;大阿哥刚上任竟然就告了太子一状....
康熙彻底震怒了,他将容妃推倒在地,当场大骂道。
朕这么信赖你,而你跟他们都是一伙儿,都是因为你,你整天在朕耳边嗡嗡...滚..滚..滚...
如果说容妃的天真,让她吃了不少苦头,那么在康熙废太子一事上的态度,则就说明了她的不理性与固执。
康熙万万没想到,一向温婉如水的容妃,竟然在大殿上公然抗旨,还有恃无恐地拿出了老祖宗的懿旨,生气之下,他狠狠的一巴掌打在了她的脸上。
太子倒台,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大阿哥,眼见容妃竟然跳出来保太子,旧恨未消又添新仇的慧妃,自然不肯放过这个落井下石的好机会。
老祖宗去世时,我在旁边一直侍候着,老祖宗可绝对没用说过这那样的话。
说这句话时的慧妃,因为容妃的推举,已经形同于皇后;而她的儿子大阿哥,也是因为容妃的举荐,已是最为炙热的“太子”人选。
有人说过,一千次的善意,抵不过一次无意间的伤害。对于慧妃而言,容妃的善意,她其实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反而那次的侍寝的半路“截胡”,却始终在撕咬着她的心。她深恨着容妃,这种恨已经到了极致。
当听说容妃被康熙贬往宗人府为奴时,慧妃激动了,她翘起兰花指,有一种大仇得报的快感:
好,这可太好了,这就叫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回也该轮到她了。你们别打她,更别杀了她,就让她去洗马桶,宫里的屎尿都归她了。
慧妃所为固然阴险狠毒,但如果不是容妃自身性格中的问题,她又怎能抓住这个机会呢?容妃只知道一味地示好与积善,而善良中却没有一丝自保的锋芒,遇事以为忍让与后退为美德,总以为退一步是海阔天空,却不想竟然是万丈深渊。
写在最后的,是两人的结局容妃的最后结局,是被滚落的马桶砸死的。然而就在临死之前,她最盼望的,还是康熙的回心转意。容妃始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她以为用的她耻辱与牺牲,就能唤醒康熙,但她太过高估自己的能力。不得不说,她的悲惨结局里,却也有一些咎由自取的成分。
然而慧妃呢?她这种小人,最后的结局又是如何呢?
有人曾经说过,小人不会吃小亏,却会吃大亏。这句话对于慧妃而言,可以说是典型的对号入座。
自从是侍寝被容妃“截胡”的那一刻起。她就变成了一个被嫉恨附体的小人。在她眼中,这个世界已经极端化,只有权力与金钱才能让她得到安全感。
慧妃挑拨儿子大阿哥争夺太子之位,还让哥哥明珠全力以赴地帮他上位。
开始时,大阿哥其实是拒绝的,他与太子从小一起长大,两人感情很好。但随着慧妃的不断煽风点火,他的心思逐渐发生了变化,慢慢的生出了夺嫡之心。
在明珠的支持下,大阿哥施展了各种阴谋诡计与鬼蜮伎俩,成功的让康熙废掉了太子,然而他最想要的,却也没能到手,最终落了一个削爵圈禁的下场,明珠也最终被革职查办,抄没家产。
慧妃的最终结局,是哀伤不已的孤家寡人。儿子被圈禁,哥哥被查办,丈夫也不肯搭理自己。一个人在偌大的皇宫里,孤苦终老、了却残生。
然而这就是她想要的吗?答案肯定不是!慧妃的结局,其实离不了一个“贪”字。如果说容妃是被那份“爱”蒙蔽了心志,那么慧妃则是由贪生恨,由恨而仇,最终赔上了自己的亲生儿子与哥哥。
人生最美好的状态,便是随时保持一丝清醒的头脑与理智,不被过多的“爱”与“恨”遮蔽了眼睛。 所谓: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关于这点,容妃看不懂,慧妃也看不懂,希望你我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