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展评委眼里,不玩线条,不玩空间技巧的作品,一定不让入展

四海易文字 2024-02-24 08:50:56

看到这个标题,觉得太霸气了,用调侃的语气说出了三个观点,道出了评审的核心,视觉的冲击力是至关重要的,解析评审思维,有助打造出“不一样”的作品。

第一、要让玩的状态来创作

第二、线条一定要讲质量

第三、结体和章法要有空间的变化

观点:创作的心态

创作心态直接影响创作质量,有经验的书法高手投稿国展省展,通常会做两件事,其一是以赛代练,保持自己的创作热情,临帖的同时养成了创作的习惯,形成了三七或者四六的创作方式,30%或者40%的时间拿来创作,积累了大量的创作作品,“丢”进展赛市场,让国展省展评委来检验自己的作品,试探和测试评委的口味,掌握了评委的喜好。很多商业展也雇请“国字号”的评委,大面积的撒网,来验证怎样的作品评委们最喜欢,“情报”的收集对自己未来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其二就是手中有一二十件平时积累的书法作品,最满意的作品至少要有三件,目的有三,师友的交流可以展示自己的水平,另外平时也可以卖一点散碎的银两,还有就是好作品拿来投大的展赛和特邀作品。

像这类的高手一般都是“老江湖”,临帖的目的是为了创作,创作时带了很强“玩”的状态,每次创作的目地性都很强,从来都不是为了展赛再去创作作品,而是有一堆作品在等着展赛。

现实的征稿启示都有很多共性,内容是诗词歌赋,尺寸上省展国展单项展是六尺,届展和大字展都是八尺,这些十几年都没有变,创作尺寸和创作内容都有了基本规定,“聪明鸟先飞”先去掌握主动,如笔者这种笨鸟,才是为了创作再去创作,始终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看到了征稿启示再去准备创作,每次都搞得手忙脚乱,根本谈不上玩的状态,心态和时间决定了创作质量,用玩的状态去创作评委说的还是有道理。

观点二:线条的质量

好的房子需要好的材料去建设,好的书法需要好的线条去搭配,原理是相通的。再好的设计图纸,再好的结构章法安排,线条的质量(材料)达不到要求,字势无法立起来,很多会造成的“烂尾楼”现象。

任何线条都有基本的要求,再小的笔画都有起行收的内涵,首尾带有优美的装饰性,中段线条的质感,是线质主要表现部分,很多书友注重起收的变化,忽视了中段的起伏、提按、绞转。人的身材好不好主要看腰身,中断质量的表现,明眼人一眼可见。

厚重的线条需要纤细的线条衬托,才会显得更加厚重;

光滑的线条显得快捷,只有在迟涩的状态下才会放大快捷;

毛糙感的线条显得古拙,平滑干净线质衬托了绞转的古拙;

………………………

一系列的对比衬托,才能表现出自己需要表现的意境,像国画中的色彩表现,黑暗才能衬托出光明,像手机中美人照一样,丑的才能衬托出美的,反之全部都是亮的就衬托不出光亮来,全部都是美女,自然衬托出美人来,其实书法线条表现原理也是如此。

所为古人总结了一系列的线条对比技巧:

快的对慢的

方的对圆的

厚的对薄的

实的对虚的

轻的对重的

大的对小的

散的对聚的

黑的对白的

提的对按的

起的对伏的

等等这些线条的质感变化,除了线条本身的力量表现,对比之下才能衬托出需要表现的意境,只有掌握了这些技巧,才能生发出节奏变化之美。

观点3:空间变化

如今最流行的一个书法名词“字眼”,作品中最优美的一两个部分,着重来表现,这无疑空间上加变化,评委常常提到“玩空间”,作品中固定加了一个“表演节目”,说白了就是故意制造空间变化,这种有意“鼓捣”出来的美,确实是作品“提神”的一个手段。

书法是白纸黑字艺术,讲究“计白当黑”,在书法创作中,黑白相依,衍生出无穷的视觉组合,高明的书法家不仅在理论上重视空白,而且在创作实践中坚持“以白统黑”,凭借娴熟的笔墨功夫,注意空白处变化,从而使整幅作品黑白相间而又气脉贯通。

空间的变化离不开墨色的支撑,结字和章法的空间布局及墨色的浓淡枯湿,让空间变化更加无穷,说是“玩空间”,但这个空间真的不好玩的啊…………

我是四海易术,一个退休的糟老头子,每天分享一点关于书法的小内容。

0 阅读:2

四海易文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