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邓小平大5岁的继母找上门,了解情况后,邓小平:留下来吧

梦桃海海 2022-12-03 23:08:54
前言

1949年12月,四川解放后,邓小平坐镇重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

不久后,邓小平的舅舅淡以兴听说了邓小平回到重庆的消息,于是,他找到夏伯根,商量一起去重庆寻亲。

1950年初的一天,西南局门口,淡以兴告诉门外的警卫员:“我是邓小平的舅舅,这位是邓小平的母亲。”

警卫员重点看了看夏伯根,因为夏伯根看上去只有50岁的样子,可邓小平已经45岁了,怎么可能是母子关系呢?

图丨夏伯根、邓小平、卓琳

嫁进邓家

实际上,夏伯根的确是邓小平的母亲,只不过是继母。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邓小平从未和这位继母见过面。

邓小平的生母没有留下姓名,人们称她淡氏。她家里是广东一带的名门望族,本人却没有一点娇滴滴的性子。

邓小平的父亲名叫邓绍昌,他早前接受过先进教育,并早早投身于革命,正因如此,祖上积累下来的财富都因疏于打理而一落千丈。

后来,邓绍昌娶淡氏为妻,千金之躯瞬间沦为市井贫妇,可淡氏没有半点埋怨,尽心尽力照顾老人孩子。

有一回,淡氏回娘家,临走时,她想带些肉回去,给家里的孩子们吃,这对于富裕的娘家来说,并不算什么大事,然而没想到的是,娘家拒绝了。

这件事令淡氏非常愤慨,同时,也让她意识到,嫁出去的自己已经完全靠不上娘家了,于是,她开始养猪贴补家用。

图丨邓绍昌

邓小平的弟弟邓肯曾回忆母亲,说她是个很有骨气的人,自己和哥哥邓小平都遗传了这一点。

确实,淡氏不管过得如何艰苦,始终以微笑面对孩子们,她瘦小的身体,蕴含的坚韧、不屈,影响了孩子们一生。

1919年,邓小平15岁那一年,五四运动爆发。新思潮的传入,令邓小平和邓绍昌兴奋不已。

邓小平第一次不是从个人发展出发,而是从救国救民角度去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然后,他做出一个选择,决定参加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

邓绍昌是支持他的,可淡氏却满心忧虑。她担心儿子人生地不熟,生活不好,被人欺负。

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最终,淡氏还是说服了自己,为儿子凑足学费。

那一天,意气风发的邓小平穿着崭新的西装和皮鞋,带着憧憬踏上了开往法国的邮轮,而淡氏则在家里哭成了泪人。

图丨邓小平

1926年,邓小平辗转去到苏联求学,可他的母亲淡氏,却因为肺病与世长辞。

因为担心邓小平误了学业,邓绍昌并没有将消息告诉他,而是一人默默操持了亡妻的丧事。

淡氏去世后,邓绍昌分身乏术,家里变得一团糟。后来,经人介绍,邓绍昌认识了夏伯根。

夏伯根出生于嘉陵江的一只小船上,她父亲是船夫,家境贫寒。很小的时候,夏伯根的母亲和哥哥便去世了,此后,只剩她与父亲相依为命。

十几岁时,她在父亲的张罗下草草与人结了婚,几年后,她生下一个女儿,一家三口也算是乐得其所。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夏伯根丈夫的突然离世,让一家人断了生计,孤儿寡母,连饭都吃不起。

好在夏伯根平日善良随和,和乡亲们相处不错,左邻右舍你帮一点我帮一点,也算让夏伯根母女二人勉强度了日子。

可这样下去终究不是个办法,于是,一个好心的邻居把同病相怜的邓绍昌介绍给了她。

图丨夏伯根

就这样,邓绍昌和夏伯根结了婚。很快,他们的生活便逐步迈向正轨,夏伯根温柔贤惠,把一家人的衣食住行打理得井井有条。

后来,她还给邓绍昌生了三个女儿,分别是邓先芙、邓先蓉、邓先群。

只可惜,命运不眷顾善良的夏伯根,1936年,邓绍昌去世,夏伯根再次成了寡妇。

这一次,她身边有了各种难听的流言蜚语,有人说她“克夫”,对她避之不及。

几个跟她关系很好的妇女劝她改嫁,可夏伯根考虑过后,否决了这个建议,她决定把家里的孩子们好好抚养成人。

于是,夏伯根开始了起早贪黑的生活,她又当爹又当妈,有苦从来不说,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夏伯根在咬着牙坚持。

或许就是这份坚韧,打动了乡里乡亲,没有人再说那些风言风语,再提到这个女人时,所有人只剩下敬佩。

与此同时,夏伯根也没忘了与邓家人走动。她认为自己已经是邓家的一份子了,所以,对于那个从未见过面的长子——邓小平,夏伯根始终有种亲切感。

她从邓家亲戚那里得知,邓小平是共产党员,连带着,也对共产党产生了好感。

一心向党

1947年,大女儿邓先芙考入广安县立女子中学。恰逢当时革命浪潮高涨,邓先芙也受到影响,加入其中。

夏伯根知道后,并没有阻拦女儿,而是举了邓小平的例子,让她向大哥学习,多为革命事业出力。

一天,邓先芙告诉夏伯根,自己准备去找游击队会合。夏伯根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些担忧,可她什么都没说,只是通宵赶制了批鞋袜,让女儿带上。

没过多长时间,邓先芙满脸是伤地回来了,原来,战斗失败了,几名游击队员和大部队跑散了,其中一位叫龙田焕的战士还受了伤。

夏伯根听完后,赶紧让女儿带路,接应到了几位游击队员。她告诉大家:“我是邓家院子的,这位小战士受伤了,赶紧抬到我家里治疗一下吧。”

大家迟迟未动,他们不是不相信夏伯根,只是害怕给这位善良的妇人带去麻烦。那时候,若是被人查到与共产党有联系,国民党是不会轻饶的,所以,大家客气地表示,在原地休息一下就好了。

夏伯根着急了:“游击队是咱们老百姓的队伍,你们都是好人,我怎么可能不管,况且我儿子女儿也都是共产党,你们都不怕被抓,我有什么好怕的!”

话说到这,大家也不再反对,跟着夏伯根回了邓家。夏伯根利落地将大家安顿好后,又马不停蹄地去烧水做饭。

对于受伤的龙田焕,夏伯根亲自喂他吃饭,还帮他包扎换药、擦洗身体。

在夏伯根的精心照料下,龙田焕慢慢苏醒了,可他的腿伤却没有半点好转。龙田焕着急了,他觉得是自己耽误了队伍,连累了大家,几度自暴自弃。

夏伯根看得心都快碎了,她耐心安慰:“孩子,你这么年轻,可千万不能自暴自弃啊。你跟我的孩子一般大,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怎么能不心疼呢。”

龙田焕感动得落了泪,他答应夏伯根,一定会好好养伤。

可是,夏伯根也知道,龙田焕的伤不是几句话就能好的,他需要一个好医生帮忙治疗。

思来想去后,夏伯根冒着风险,去附近镇子上找了一位医生,她谎称自家侄子在拉船的时候被铁杆子刺穿了腿,这才把对方“骗”到家里来。

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时,国民党有规定,不准医生救治枪伤患者,遇到还要及时禀报。

果不其然,医生一看到龙田焕的伤口,便马上意识到这是枪伤。他不敢救治,慌慌张张地念叨:“这是枪伤,我们得上报的,不然就要开罪我们医生!”

夏伯根“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求求你了,救救这孩子吧”,孩子们见状,也跟着跪了下来。

医生也不是铁石心肠之人,他无奈地叹口气,为龙田焕取出了留在体内的子弹。

在这之后,龙田焕康复的速度果然变快了不少,很快,他便能起身了。然而,突然有一天,有人闯进了邓家院子,跟夏伯根说:“嫂子,王保长带人来了!”

夏伯根赶忙让人把龙田焕背到阁楼的背篓中,并用养蚕的桑叶把他严严实实地盖住。

不一会儿,王保长带人闯进来了,他们二话不说,把邓家翻了遍,结果没翻到什么东西,便骂骂咧咧的走了。

这一次,龙田焕一行逃过了一劫,然而,不久后,夏伯根被人抓走了。

孩子们倾家荡产,还找了不少关系,总算把夏伯根救了出来,只是,她的日子也更难过了。

大女儿邓蓉积劳成疾倒下了,夏伯根求爷爷告奶奶四处筹钱,可大家都穷,实在无能为力,最后,大女儿在病魔的折磨下离世。

这成了夏伯根一生的痛处,每每提到她,提到这事,夏伯根总是泪流满面。

图丨邓小平(中)、淡以兴(左三)、夏伯根(右一)

“留下来吧”

一眨眼,时间到了1949年12月,四川解放后,邓小平坐镇重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

不久后,邓小平的舅舅淡以兴听说邓小平回了重庆,便急匆匆找到夏伯根,准备和她一起去见邓小平。

夏伯根心里有些顾虑,自己还没见过邓小平,莫名多出了个继母,不知道邓小平会不会接受自己。

可架不住淡以兴生拉硬拽,最后,夏伯根终于鼓起勇气,跟着淡以兴到了西南局门前。

警卫员拦下他们,淡以兴告诉对方,自己是邓小平的舅舅,而这位妇人是邓小平的母亲。

图丨邓小平

警卫员明显不信,可他还是进去汇报了情况。巧的是,邓小平当时正在开会,他一向以工作为重,便指示接待科,安排他们住进招待所。

去到招待所后,夏伯根忐忑不安,总是胡思乱想,担心自己打扰到了邓小平。淡以兴这边则怒气冲冲,他觉得邓小平当了大官之后,看不起自己了,连面都不愿意见。

实际上,邓小平一结束会议,便马不停蹄赶去招待所,这时候,淡以兴的火气还没有消,见到邓小平,便忍不住责怪:“贤娃子(邓小平学名邓希贤),你是不是当了大官后六亲不认了?”

邓小平赔笑了几句,淡以兴便消了火,然后,他把夏伯根拉到身边,向邓小平介绍道:

“贤娃子,这是你继母夏伯根,是她给你父亲披麻戴孝的。你父亲死后,也是她一个人把你们家支撑起来的。”

图丨邓小平全家福

夏伯根有点不安,用手拽着衣服下摆:“我就是想来看看你,没别的意思。”

邓小平意识到了夏伯根的顾虑,他上前两步,拉住夏伯根的手:“留下来吧,夏妈妈,这些年你过得不容易,我们帮你养老。”

夏伯根受宠若惊,反应过来后,眼泪已经流出了眼眶,原先的紧张顾虑也全都烟消云散。

这之后,夏伯根便住进了邓小平家,邓小平的妻子卓琳对她十分尊重,孩子们也总是“奶奶、奶奶”地叫个不停。

卓琳经常教育孩子们:“奶奶受了很多苦,你们一定要多关心她,不要惹她生气。”

后来,卓琳和邓小平索性跟着孩子们一起喊起了“奶奶”。

图丨邓小平、卓琳

1952年,邓小平调任北京,他的家人们也要跟着去北京生活了。

夏伯根并没有觉得邓小平会带她一起走,她只是舍不得孩子们,舍不得这么好的邓小平和卓琳。

没想到,邓小平和卓琳已经看穿了她的心思,夫妻俩专门找到她,让她收拾行李,一家人一起去北京。

去到北京后,邓小平和卓琳的工作开始变得忙碌,这期间,家里的大小事务全部由夏伯根操持。

除了照顾好孩子们,夏伯根还总是计算好时间,等到邓小平和卓琳回家,便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

对此,夫妻俩心怀感激。

图丨邓小平和孩子们

后来,邓小平被调到江西,出发前,夫妻俩考虑到夏伯根年事已高,准备在北京给她找个地方养老,可夏伯根坚决不同意。

思虑再三,邓小平找到汪东兴:“我继母夏伯根身体不好,我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北京生活,我想带她一起去江西,希望你能同意。”

汪东兴很痛快地答应了:“孝顺父母,人之常情,这有什么不行的。”

就这样,邓小平一家去了江西。在江西的日子,和北京差不了太多,夏伯根尽心尽力操持家务,精打细算维持生活。

邓小平劝她注意身体,不要这么辛苦,可夏伯根就是愿意为邓家忙前忙后。

1973年,邓小平一家回到北京,这时候,邓家的第四代已经陆续出生,夏伯根也升级成了“老祖”,邓小平夫妻俩索性又跟着孩子们改了称呼。

图丨邓小平

1996年,邓小平病情恶化被送到医院,夏伯根腿脚不便,无法前往医院探望。每次卓琳回来,她总是满脸焦急地询问,邓小平的病情究竟怎么样了。

夏伯根一定想象不到,自己再也没能见上邓小平一面。

1997年2月19日,邓小平病逝,得知消息的夏伯根怔楞了很久,才缓缓开口:“小平,走了啊……”

这之后,夏伯根的身体急剧恶化,精神状态也变得糟糕,尽管孩子们尽心照料,却也无力回天。

2201年,夏伯根逝世,享年101岁。

0 阅读:7

梦桃海海

简介:用爱工作,让很多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