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酱油竟是"血管杀手"!医生警告:越吃越堵,赶紧停止使用吧!

从菡爱八卦 2024-10-19 15:26:41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这酱油不能再吃了!”老王一把夺过妻子手中的酱油瓶,语气严厉得吓人。

妻子愣住了,手里的锅铲还没来得及放下,几滴油星子溅在灶台上,发出滋啦滋啦的声响,像极了老王此刻的心情。

结婚几十年,妻子还是第一次见老王发这么大火,平日里,他可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这一切,还得从老王最近痴迷的一篇健康博文说起。

那篇文章说,市面上很多酱油都是“害人油”,不仅添加剂超标,还可能致癌,老王本来就对养生保健的事格外上心,这篇文章无疑在他心里敲响了警钟。

妻子自然对老王的说法嗤之以鼻,在她看来,这纯属杞人忧天,酱油是家家户户必备的调味品,几十年来天天吃也没见出什么问题。

再说老王这篇文章的真实性还有待商榷,网上的东西,真真假假,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老王和妻子,一个坚信酱油是健康的“隐形杀手”,一个则认为是危言耸听,这场关于酱油的争论,一时间竟难分胜负,那么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营养品到科技与狠活

酱油这种琥珀色的液体,早已渗透进中国人的一日三餐,从热气腾腾的炒菜到清爽可口的凉拌菜,从街边小吃到星级酒店,酱油的身影无处不在。

它赋予食物鲜香滋味的同时,也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对饮食文化的传承。

追溯酱油的历史,可以发现,这种调味品起源于中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已经出现了用肉类腌制而成的“酱”。

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酱油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逐渐形成了以大豆、小麦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而成的独特工艺。

在古代酱油的制作主要依靠传统工艺,这种方法虽然耗时较长,但产出的酱油味道鲜美,而且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可以说,传统工艺酿造的酱油,不仅是调味品,更是一种健康的食品,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酱油的生产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追求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低的成本,一些企业开始采用工业化生产模式,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各种添加剂,并采用快速发酵技术来缩短生产周期。

虽然工业化生产让酱油变得更加“平易近人”,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高盐、添加剂、快速发酵,这些工业化生产带来的“后遗症”,正在悄然影响着酱油的品质和人们的健康。

高盐是工业化酱油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为了延长酱油的保质期、防止腐败变质,许多厂家会在生产过程中添加大量的盐。

然而,过量的盐摄入会导致血压升高,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一些工业化酱油中还含有多种添加剂,例如焦糖色素、人工香精、防腐剂等。

这些添加剂虽然可以让酱油的颜色更加诱人、香味更加浓郁,但也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例如,焦糖色素中可能含有一种叫做4-甲基咪唑的物质,该物质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2B类致癌物,具有一定的致癌风险。

而快速发酵技术,虽然能够大幅缩短酱油的生产周期,但却以牺牲酱油的营养价值为代价。

传统工艺酿造的酱油,需要经过数月甚至更长时间的自然发酵,才能充分分解原料中的蛋白质,产生丰富的氨基酸和其他营养物质。

而快速发酵技术,则通过人工添加酶制剂或高温高压等方式,加速酱油的发酵过程,导致酱油中的营养成分大打折扣。

酱油与健康的“博弈”

老王和妻子关于酱油的争论,实际上反映了很多人对酱油的认知误区。

一方面,人们享受着酱油带来的美味,另一方面又担心酱油会危害健康,那么酱油究竟是健康的“朋友”还是健康的“敌人”?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一点:酱油本身并没有错,错的是那些为了追求利益而牺牲品质的生产方式。

正如前文所述,酱油中最大的健康隐患来自于高盐和添加剂,高盐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过量摄入盐,会导致血管壁增厚、硬化,血管弹性下降,血压升高,最终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而酱油作为一种高盐调味品,如果食用过量,无疑会加重身体的负担。

此外部分酱油中添加的焦糖色素、人工香精、防腐剂等添加剂,也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焦糖色素是一种常用的食品着色剂,它可以让酱油的颜色更加浓郁诱人。

而焦糖色素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产生4-甲基咪唑。研究表明,4-甲基咪唑具有一定的致癌性,长期摄入可能会增加患癌风险。

人工香精则是为了弥补酱油在快速发酵过程中损失的风味而添加的。然而,人工香精大多是化学合成物质,长期摄入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例如引发过敏反应、影响消化系统功能等。

防腐剂是为了延长酱油的保质期而添加的,可一些防腐剂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摄入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例如损伤肝脏、肾脏等。

所以为了健康着想,我们在选购和食用酱油时,一定要擦亮双眼,选择那些品质可靠、安全健康的酱油。

除了高盐和添加剂,网络上有一些关于酱油的传言,例如“酱油吃多了会致癌”、“酱油吃多了会变黑”等,这些说法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酱油吃多了会致癌”的说法,主要是由于担心酱油中含有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强致癌物,在腌制食品、烟熏食品中含量较高。

然而酱油在生产过程中并不添加亚硝酸盐,而且酱油本身的ph值较低,不利于亚硝胺的形成,因此,酱油中亚硝胺的含量微乎其微,不足以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而“酱油吃多了会变黑”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人体皮肤的颜色主要由黑色素决定,黑色素的合成需要酪氨酸酶的参与。

酱油中虽然含有一定量的酪氨酸,但这种氨基酸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并非酱油独有,而且酱油中的酪氨酸含量有限,并不会对人体黑色素的合成造成影响,因此,吃酱油并不会导致皮肤变黑。

总而言之,酱油本身并非洪水猛兽,我们不必对它谈之色变。只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并注意控制食用量,就不用担心酱油会危害健康。

如何选择和使用酱油

明白了酱油的“两面性”,我们既不能因噎废食,也不能掉以轻心,关键在于,要学会如何选择和使用酱油,才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守护健康。

在琳琅满目的超市货架前,面对着各种品牌、各种类型的酱油,消费者往往会感到眼花缭乱,不知该如何下手。

首先,我们要认清一个误区:并不是所有的“酱油”都是真正的酱油,按照国家标准,酱油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两种。

酿造酱油,顾名思义,就是以大豆、小麦等为原料,经过微生物发酵而成的酱油,这种酱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我们应该优先选择的。

而配制酱油,则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添加了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这种酱油虽然价格便宜,但营养价值和安全性都不如酿造酱油。

为了区分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我们可以查看酱油瓶身上的产品标签,根据国家标准规定,酱油产品的标签上必须标明产品类别。

如果是酿造酱油,会在产品类别一栏标明“酿造酱油”;如果是配制酱油,则会标明“配制酱油”。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酱油的颜色、状态、香味等方面,来判断酱油的品质。

优质的酿造酱油,颜色呈红褐色或棕褐色,清澈透明,没有沉淀和杂质,摇晃时会出现丰富的泡沫,而且泡沫经久不散,凑近闻,会有一股浓郁的酱香味,尝起来味道鲜美醇厚,回味悠长。

而劣质的酱油,颜色往往发黑或浑浊,有沉淀物,摇晃时泡沫较少,而且容易消散。闻起来可能会有刺鼻的氨味或其他异味,尝起来味道寡淡,甚至有苦味或涩味。

除了学会辨别酱油的优劣,我们还要注意控制酱油的食用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的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

而酱油中含有大量的盐,如果食用过量,很容易导致盐摄入超标,增加患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从酱油开始,开启健康生活

老王最终还是说服了妻子,他们一起把家里的酱油换成了低钠酱油,并且开始尝试用其他调味品来代替部分酱油。

妻子发现,其实不用酱油,菜肴一样可以做得美味可口。清蒸鱼的鲜嫩、白灼虾的清甜、凉拌黄瓜的清爽,都让人食欲大增。

老王和妻子还开始尝试自己在家制作酱油。他们从网上购买了黄豆、小麦等原料,按照教程一步一步地操作,虽然过程比较繁琐,但当他们品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酱油时,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无法言喻的。

更重要的是,老王和妻子发现,改变的不只是他们的饮食习惯,更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开始更加关注健康,更加注重饮食的合理搭配,更加享受烹饪的乐趣。

老王每天早上都会坚持晨练,妻子则开始学习制作各种健康的美食,他们一起研究食谱,一起逛超市,一起为家人准备美味又健康的饭菜。

他们的改变也影响了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儿子儿媳也开始关注健康饮食,经常向他们请教健康食谱;邻居老李也加入了老王的晨练队伍,两个人一边锻炼一边交流养生心得。

酱油,这种看似普通的调味品,成为了老王和妻子开启健康生活方式的契机。

其实,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不复杂,也不遥远,它就蕴藏在我们的一日三餐、一言一行之中,从选择一瓶健康的酱油开始,从改变一个小小的饮食习惯开始,我们就能收获健康,收获快乐。

参考资料

39健康网 【2022年9月5日】《酱油是“害人油”,不仅有毒还致癌?长期吃酱油,对身体有害吗?》

人民资讯2021-01-21 13:02——这3种调味剂很“伤身”,吃多了血管越来越堵

北青网2024-06-15 酱——油这样吃,血管、肾脏被伤透,骨头也变脆!太多人做错了!

0 阅读:21

从菡爱八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