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占天险腊子口,看红军如何攀登九十度的绝壁高山

天曼聊历史 2023-02-11 01:31:14

开国上将杨成武在回忆长征时曾说到,“突破天险腊子口,是长征中红军最危险的一刻,也是长征中少有的硬仗”。最危险指的是当时张国焘闹分裂,率领八万余人的红四方面军南下进四川了,而此时的中央红军只剩下八千人由毛主席等人率领下北上陕甘,此时稍有不慎,长征以来的战果便会瞬间化为乌有。而硬仗则是说明腊子口天险难以通过,事后证明腊子口两侧都是悬崖峭壁,根本无法攻打,若非红军中正好有一位天赋异禀攀爬绝壁的战士,红军真的要在此折戟了。

天险腊子口具体地形,红军必须要从中间小桥通过

杨成武长征途中担任红四团的政委,而这个团也正是一直担任长征中的开路先锋,飞夺泸定桥就是这个团的战绩。只是飞夺泸定桥时有铁索可以攀爬,可以在铁索间铺设木板进行进攻,而腊子口真的是攻无可攻。腊子口隘口的两边是两座险峻的大山,中间仅有一道30米宽的山涧,中间有一条水深流急的河,无法涉渡,两座山几乎都同地面成九十度夹角,一座小木桥连通东西两岸。别说敌人正面有六个营防守,正面只要架起一挺机枪,谁也别想过去。

桥东头是一片宽30米、长约100米的开阔地,开阔地边是敌人的防御工事。防御工事背后贴着山体修建了碉堡群。这一区域由敌人一个机枪排防守,他们有四挺重机枪。在不远处敌人还修建了弹药库,随时可以得到增援。

长征的路途上,牺牲了无数战士

此时北上的红军已被团团包围,如果不能迅速通过腊子口,将会全部覆灭于此,毛主席在进攻的那个晚上一夜没睡,只为等来捷报的消息。听闻前线进攻受阻,军团长林彪、师长陈光均来到了前线,可是大家拿着望远镜看了又看,都没有办法。

最后没有办法,召开了全营研讨会,思索进攻办法,最后战士们发现,敌人的碉堡一律没有顶盖。如果能够从侧面迂回到悬崖顶端,便可以居高临下,往下扔手榴弹,就可以将敌人的碉堡炸开,可是敌人为什么不修建顶盖呢,因为没有人可以攀爬九十度的绝壁,红军也不行。最危急时刻,一位贵州入伍的苗族战士站了出来说道:“我在家时经常爬这样的绝壁,上山采药,只要给我一根长竿子,在竿子上固定一个铁钩,能勾住绝壁上的树根、崖缝什么的,我就能上去,等我上去,我把绳子扔下来,一个营的人也能爬上去。”

攀爬绝壁成功的小战士,可以说挽救了整个红军

这个苗族战士大家没有记住他的名字,只是叫他外号“云贵川”,大家送他来到一个敌人看不到的死角,让他先攀登一下看看,只见“云贵川”赤着脚,腰间绑上长绳,手拿长杆,先钩住了一棵小树的树根,猛地向上一窜,向猴子一样一直向上蹬了上去。此时师长、团长全都不敢大声喘气,生怕影响了“云贵川”攀登,因为此时红军的所有希望都在他身上了。过了大约半个钟头,大家看到一根绳子垂了下来,“云贵川”成功了,上百名红军开始抓着绳子攀登绝壁。

这名外号叫“云贵川”的战士也是飞夺泸定桥的二十二勇士之一,此次又在腊子口战役中立下奇功,不幸的是总攻开始后,由于冲锋在前,他很快便牺牲了,此后没有人能记起的名字,更别说是籍贯了。

为了掩护攀登的战士迂回敌后,正面的战士也开始了强攻,这是红军最迫切的求生之战,突击队队员手拿大刀和手榴弹,分成两队,分别从桥面和桥底下的桥墩进攻,只是如此反复冲击,敢死队牺牲多人,都无法靠近隘口。等到后半夜,终于一红一绿两颗信号弹从山后升起,这表明迂回部队到位,总共开始的信号。

山风呼啸,河水怒号,敌人碉堡上空扔下的手榴弹如同暴雨一般,很快便停止反抗,红军迅速控制了腊子口木桥,并冲过木桥,向敌人纵深防御冲去。

深夜时分,毛主席接到电报:腊子口已在我军手中,毛主席高兴地笑起来,对警卫员喊道:“搞点吃的,吃饱了咱们上路!”

0 阅读:21

天曼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