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祛不了湿别怪薏仁,是你煮错了!

于禁记笔记 2024-06-02 12:11:10
湿气是一个很讨厌的东西,湿气大的人,胖、精力不足、口中发黏。特别是南方地区,湿气的困扰更为严重。日常食物中清湿气最主要的就是薏米、红豆了,这两者都是食材中「渗湿」的代表者,帮助人们在湿哒哒的雨天里,把湿气拒之体外。 1️⃣「薏米」有话说 薏米性寒,不能长期用。本草的古籍里有这些描述: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这些「湿」薏仁能轻松对付:脚气、下肢水肿、大便不成型。但它并不是人人适用,用对了才好。这些人要躲开薏仁:小便量少,发冷抽筋,脾胃虚寒,孕妈妈。 2️⃣「红豆」有话说 中医提到红豆,则是瘦瘦的赤小豆。中医入药都用赤小豆,而红豆则只供一般食用。赤小豆虽好,但也不能随便瞎吃。如果原本就尿多或便秘,在适合祛湿的时节作为常规养生喝一些就好,不要当成神药天天喝喝几个月。血虚的人也不要喝太多,不然血就更虚了。 ‼️薏仁红豆这样吃才对! 薏米赤小豆汤,做法经过改良,祛湿效果也会更好。 食材:赤小豆35克,红薏米35克,红枣适量。 做法: 1、将薏米与赤小豆洗净提前泡发(约十二个小时)。 2、泡好的薏米和赤小豆放入锅中,大火煮开。 3、等汤煮沸后,加入红枣。 4、转中小火慢炖,至赤小豆微开花熟软即可食用。 加入红枣,能平衡薏米、赤小豆的寒性,温养脾胃,又起到调和的作用,避免渗湿过头,损伤津液。关键还有红枣天然的香甜,不用另外加糖了! 👉我们红豆薏米茶性味更温和! 如果嫌麻烦的话,我们的红豆薏米茶已经配伍好了。虽然没有加入红枣,但是加入了芡实、苦荞、橘皮、大麦,都炒制过,性味更趋于温和,二来有助燥湿且焦香入脾,有效成分更容易被吸收运化。 ①疏通水道:赤小豆+薏苡仁 ②行滞理气:大麦+苦荞 ③辅佐调补:芡实 ④调和诸味:橘皮 🔸泡法:沸水焖泡10分钟代茶饮。 🔸产地优选道地茶料,无硫熏无漂白,从茶料到茶包,还有很重要的一步:炮制。祛湿化浊的这些个茶料都烤制,一来会让性味更趋于温和,二来有助燥湿且焦香入脾,有效成分更容易被吸收运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