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体制内,一场关于「出身」的较量

人言财经 2024-09-01 13:52:41

今天我们聊聊官二代的成长之路。

正处级领导的子女,在普通县城那可是凤毛麟角,成长过程中自然少不了父亲的指点和帮助。

从大学毕业到体制内工作,再到一步步晋升,父亲的经验和人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随着职位的提升,官二代也得开始建立自己的圈子,为未来的仕途打拼。

这不仅是个人的成长,也是对体制内运作机制的深刻理解。

01

官二代在体制内的成长之路究竟是怎么样的?

在一些人眼中,如果父亲是正处级领导,那对于官二代来说,简直就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正处级领导在普通县城里可是相当高的职位,一个县城60万人,实职正处级领导可能也就4个,比例大概是十五万分之一,可谓是人中龙凤。

那么,这样的官二代在大学毕业后,参加体制内工作,会经历怎样的成长过程呢?

首先,他们会在父亲的指导和帮助下,逐渐学会如何在体制内生存和发展。

在磨砺两三年后,父亲会开始教他们如何当官,如何在工作上下功夫,如何讨好领导,团结同事。

在这个过程中,父亲会暗中为孩子搭桥铺路,比如在乡镇工作时,父亲会利用开会的机会去乡镇调研,顺便表扬一下孩子的工作,当然也会表扬一下其他同事,以免显得太明显。

如果孩子在政府部门工作,父亲还会适当表示对项目的支持,给项目给资金,把行业工作纳入县里、市里的重点支持项目。

在适当的时候,在县里领导面前表扬一下镇里的工作,尤其是市局放在镇里的试点项目。

这样,县里领导就会对这些工作留下深刻印象,认为这个年轻干部有潜力,值得提拔。

02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在父亲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完全能够胜任更高层次的工作。

市里、县里的领导都认为这个年轻干部有闯劲,工作思路清晰,项目经验丰富。

当省里出台文件,要提拔一批年轻干部时,这个34岁的年轻干部就有机会被提拔为副处级领导。

当然,到了这个阶段,父亲作为正处级领导,可能已经帮不上太多忙了,孩子需要在父亲的余荫下建立自己的圈子和人脉关系,为以后的仕途打拼。

这个过程虽然充满了挑战,但也充满了机遇。

不难看出,官二代在体制内的成长之路,既有父亲的指导和帮助,也需要自己的努力和拼搏,做官也是需要天赋的。

03

施耐庵在千年前总结出的一句话:

“母弱出商贾,父强做侍郎,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如果家族弱小,就去经商,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如果父母很强,就走仕途,考公务员;如果家族兴旺,可以凭借天然优势在家乡做大做强。家境不好,力量不足,就得去他乡谋事业,不要留在原籍。

这句话放到现在其实也依然成立。

就比如前面提到的县城,估计很多人也发现了一个规律。

你会发现同一个职位在一二线城市和县城有着截然不同的情况。在大城市,政府大院里可能是985、211的硕士在埋头苦干。

而在县城,普通科员可能更多的是“某某领导的孩子”。

在北上广深的银行里,可能有不少海归金融精英;但在小城市的银行柜台,可能更多是父母通过关系安排进去的“关系户”。

县城是一个关系网络极其重要的地方,在这里,关系比学历、能力更为关键。

在县城,你经常会看到体制内父母的孩子继续在体制内工作,医生的孩子在医院工作,商人的孩子在生意场上打拼,形成了一种职业的“内循环”。

04

比如言叔知道的,有些有远见的县城精英父母,很早就开始布局了。

从孩子高考填志愿就开始为孩子的未来布局,选择城市和专业。

他们可能更倾向于让孩子就读省内的普通大学,而不是省外的211高校,因为这样更便于利用本地的人脉资源。

孩子临近毕业时,父母就会通过自己的人脉和关系网为孩子安排工作,让孩子继承自己的事业,并在后续发展中提供全力支持。

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冯军旗在河南省新野县挂职期间,通过调查完成了《中县干部》这篇博士论文。

他在论文中总结出了县城运行的潜规则:“年龄是个宝,能力做参考,关系最重要。”

在县城,关系网的运作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喝酒、打牌和送礼等。

喝酒是编织关系网的最重要方式,酒桌上可以从陌生到熟悉,建立起信任和关系。

打牌则是一种社交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拉近与领导的距离。逢年过节,送礼也是与领导打好关系的一种方式。

冯军旗博士在论文中还总结了县城关系网的形成,通过各种关系运作方式,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政治家族”,在后辈就业时提供帮助。

如果干部子女想在大城市就业,接受高等教育形成学历优势是最重要的途径。

如果学历一般,回到县城就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这也进一步巩固了政治家族的根基。

总的来说,县城关系网的运作让县城的职业生态形成了一种相对静态的社会形态。

在这样的环境下,个人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家庭背景和关系网,这对于许多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 阅读:258

人言财经

简介:专注资本市场和商业逻辑,一家说人话的硬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