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26年9月,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帝位后,与群臣当面商议功臣长孙无忌、房玄龄等人的爵位食邑。
李世民命陈叔达在宫殿下唱名公布功臣们的封赏,可封赏哪会如所有人的意,所以李世民就说:“朕叙卿等勋赏或未当,宜各自言。”
这相当于放开了口子,可以让功臣们对封赏畅所欲言,于是将领们纷纷争功,议论不休。
争归争,没人愿意当出头鸟向李世民表达对封赏的不满,可这时淮安王李神通却主动站出表示对封赏不服,那么李神通都说了什么话,李世民又是如何处理的呢?
一、常败将军李神通李神通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当初李渊在太原起兵时,隋朝官员到处搜捕李渊的族人,李神通在关中联合豪杰史万宝、裴勣以及柳崇礼等人起兵响应李渊。
后来李渊登基称帝,任命李神通为右翊卫大将军,爵封郑国公,后又改封永康郡王、淮安王。
619年,李神通领兵在魏县击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逃亡聊城,李神通一路追击将其围困在聊城之中,当时宇文化及因军粮耗尽,派人出城乞降,李神通不接受。
李神通的理由是,他要攻下聊城,抢夺宇文化及的财物赏赐给将士们。
黄门侍郎崔民干当时担任李神通的副手,他建议接受宇文化及的投降,因为窦建德将要抵达,到时内外受敌,唐军必然失败,千万不要因贪恋一些财物而坏了大事。
李神通不听,还将崔民干关了起来。攻城时,贝州刺史赵君德率先登上城墙,李神通怕被其抢了风头,竟然下令收兵停止攻城,错失攻下聊城的好机会。
之后窦建德果然来袭,胜利果实被窦建德强占,李神通无奈撤往相州、黎阳,最终被窦建德打败,成为俘虏,所幸后来又活着回到唐朝朝廷。
621年,唐军消灭窦建德,李神通又领命率领关内兵到冀州与李艺合兵,共同攻打刘黑闼,此战李神通大败,兵马和物资损失三分之二。
李渊此时也明白李神通不是统兵打仗的料,于是将他安排在李世民麾下,跟着李世民混混战功,后来因跟随李世民灭刘黑闼有功,升任左武卫大将军。
二、房、杜功高李神通向来打败仗,值得拿出来夸耀的功劳实在不多,可到底跟着李世民混过一段日子,所以两人之间的关系还算亲善,但与心腹重臣房玄龄、杜如晦相比,李世民显然更信任后者。
李渊起兵入关后,房玄龄就在渭北投靠了李世民,后来屡从秦王出征,期间不仅竭尽心力筹谋军政事务,还为秦王府招揽诸如张亮、杜如晦等文武俊杰。
杜如晦进入秦王府后也立功颇多,李世民讨伐薛仁杲、刘武周、宋金刚以及王世充等人时,杜如晦都随从李世民参赞军务,可以说李世民能将各地反王一一击败,杜如晦功不可没。
因此在李世民与李建成的夺嫡之争中,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一直被李建成、李元吉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李建成与李元吉曾暗中勾结李渊后宫妃嫔以巩固自己地位,尹德妃就是被拉拢的妃嫔之一。
尹德妃之父阿鼠向来骄横,有一次杜如晦骑马路过他家门口,阿鼠命家中奴仆数人将杜如晦拉下马打了一顿,边打边叫嚷着:“汝何人,敢过我门而不下马!”
阿鼠自然知道杜如晦是何人,教训杜如晦一顿后又担心李世民向李渊告状,于是先让女儿尹德妃向李渊吹枕头风,诬告李世民手下欺辱她娘家。
李渊对此大为恼怒,将李世民召进宫中大骂一顿,李世民虽极力辩解,但李渊始终不信,最终杜如晦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
李建成还上书提建议,将房玄龄和杜如晦逐出京师,可见李建成多么忌惮房、杜二人。
三、李神通不服有深意在策划参谋玄武门之变这件事上,房、杜两人是绝对的核心成员,而李神通并未直接参与此次事变,可这并不代表李神通站在了李世民对立面。
前文说过,李神通与李世民之间的关系一直比较友善,事实上,李建成曾在酒中下毒谋害李世民,导致李世民心痛“吐血数升”,最终是李神通扶着李世民回到了西宫。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称帝,到了论功行赏阶段,以房玄龄、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以及侯君集等五人功为一等。
这个结果一出,大殿上的武将纷纷站出来争功,议论不休,随即李神通站出来说道:“臣举兵关西,首应义旗,今房玄龄,杜如晦等专弄刀笔,功居臣上,臣窃不服。”
李神通的意思是,他是最早响应李渊起兵的功臣,房玄龄、杜如晦只是捉刀弄笔的文臣,凭什么功劳在他之上,他不服!
出现李神通这样的刺头,李世民也很无奈,但他很快就反驳得李神通无话可说。
李世民说的是,李神通响应义旗起兵是为了自保躲祸,等到窦建德在山东攻城略地,李神通全军覆没,刘黑闼纠集余部作乱,李神通又望风而逃,而房玄龄等人运筹帷幄,安定大唐社稷有功,所以功劳自然排在李神通之上。
李世民毫不客气地“阴阳”了李神通一番,言外之意是,你有什么脸不服气!
其他将领见到李神通这个皇室宗亲都被批驳得颜面尽失,也都不敢再对封赏提出任何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