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夫人被害后,贺兰敏之因为妹妹的丧事入宫吊唁,唐高宗李治一见到他,就悲恸哭道:“向吾出视朝犹无恙,退朝已不救,何仓卒如此!”
李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一早上朝前看贺兰氏还好好的,没想到退朝后就身亡了,你的妹妹死得如此突然!
简而言之,李治觉得魏国夫人死得蹊跷,贺兰敏之自然也知道妹妹死得蹊跷并且他还有怀疑对象,可他不敢说出那个人的名字,只能哭而不答。
那么,贺兰敏之的怀疑对象是谁呢?
一、武则天的外甥贺兰敏之是武则天的外甥,他的母亲是武则天的同母姐武顺。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是武士彟的继室,生下武则天姐妹三人,其中老大是武顺,老二是武则天,老三姓名不详,武士彟病逝后,她们母女在武家不受待见。
武士彟原配所生武元庆、武元爽两兄弟以及武家其他子侄,如武惟良、武怀运等对杨氏母女甚为刻薄,武则天对此一直怀恨在心。
武顺到了婚嫁年龄后嫁给越王府法曹参军贺兰越石,生下儿子贺兰敏之以及女儿贺兰氏。
贺兰敏之出生时,武则天已经入宫成为李世民的才人,但并不受宠,后来武则天一路过关斩将,成为李治第二任皇后。
武则天封后,娘家人获利不少,杨氏先是获封代国夫人,后又改封为荣国夫人,武顺则获封韩国夫人,至于曾经欺辱过她们的武元庆、武元爽以及武惟良等人,都被武则天找理由流放到外地任职。
武元庆贬为龙州刺史,刚到任便忧惧而死,武元爽迁濠州刺史,坐罪流放振州而死,至此,武士彟两个儿子全部身死。
武则天没有让两个兄长的儿子继承爵位,而是命贺兰敏之做武士彟的后嗣,并让他改姓为武,继承周国公的爵位,之后还拜其为兰台太史令,与名儒李嗣真、吴兢等人在兰台刊正经史。
从武则天的种种安排来看,她对贺兰敏之这个外甥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撑起武家,当作自己在外廷的助力。
二、魏国夫人之死除了贺兰敏之这个外甥之外,武则天对姐姐武顺以及外甥女贺兰氏也十分关心。
由于贺兰越石去世得比较早,武则天心疼姐姐,便经常让武顺带着外甥女进宫陪她,可她没有想到,姐姐和外甥女竟然背刺她。
武顺是一位貌美的寡妇,女儿贺兰氏也是天姿国色,她们经常出入宫廷,身为皇帝的李治怎么可能视而不见?这样一来二去,母女二人与李治之间就不再是单纯的妹夫和姨夫关系。
对此,武则天自然心有不满,但当上皇后的她眼界已经不同以往,后宫是她的基本盘,谁也不能动,外廷才是她要争取的对象。
武顺母女毕竟是她娘家人,在一方面来说也能帮助她固宠,而且李治顾及到武则天的面子,也没有将他们封妃,所以只要武顺母女没有逾越的心思,武则天也懒得管。
可问题就出在事情不会按照武则天期望的方向发展,武顺去世后,贺兰氏被李治封为魏国夫人,她自认貌美,还比武则天年轻,认为自己有和武则天争一争,没少仗着李治的宠爱挑衅武则天这个姨母。
前面说过,后宫是武则天的基本盘,她绝不允许有人挑战其在后宫中的地位,即便是贺兰氏这个亲外甥女也不行,因此便有了除掉贺兰氏的心思。
而这个机会在封禅泰山时出现了。
皇帝封禅,各地刺史都要随行,其中就包括曾得罪过武则天被贬的族兄武惟良和武怀运,借两人“献食”之机,武则天毒杀贺兰氏并嫁祸给他们,最终两人被杀,武则天一箭双雕成为最大获益者。
三、贺兰敏之的罪行对于魏国夫人贺兰氏之死,李治知道很蹊跷,而作为贺兰氏的兄长,贺兰敏之自然知晓更多内情,他心中也有怀疑对象,那就是他的亲姨母武则天,可他没胆量声张。
所以贺兰敏之没敢正面回应李治的话,只是一直在哭,就这,依旧没有避免武则天的猜疑,武则天认为贺兰敏之已经怀疑贺兰氏之死与她有关,从此开始厌恶这个外甥。
被武则天厌恶,那结局能有什么好?贺兰敏之最终在流放途中用马缰自缢而死。
而关于贺兰敏之的“罪行”,听起来却令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
贺兰敏之在史书中的评价是“貌美”“年少色美”,或许正是因为太帅,他的外祖母杨氏竟然与之玩起了忘年恋,要知道两人之间可是相差六十多岁,这也太荒唐了。
李治和武则天为太子李贤挑选太子妃,初步选定的是司卫少卿杨思俭之女,然而贺兰敏之听说此女甚美之后,竟然强行玷污了她,最终李治不得不改选翼国公裴居道之女为太子妃。
杨氏去世后,贺兰敏之在居丧期间行为不端,不仅没有任何哀伤之色,反而脱掉丧服换上吉服,大张旗鼓找来戏子奏乐享乐。
最令武则天怒不可遏的是,在太平公主往来荣国夫人府邸期间,贺兰敏之还强占了公主的随行宫女,要知道武则天对太平公主的宠爱几乎超过了所有儿女,贺兰敏之做得太过了。
在这些人神共愤的“罪行”之下,贺兰敏之不得不死。
可问题是,贺兰敏之难道是傻子吗?侵犯未来的太子妃以及太平公主的宫女,甚至还和自己外祖母有一腿,这些行为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正常人所能做出来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