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您快看看我爸,他最近总是咳嗽不停,一到晚上就更严重了。"五十多岁的张师傅被女儿搀扶着走进了我的诊室。
作为一名呼吸科医生,我已经习惯了看到这样的场景。不过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张师傅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和微微发青的嘴唇。
"张师傅,您这个情况持续多久了?"我一边翻看他的检查报告,一边询问道。
"也没多久,就两三年吧。"张师傅说这话时,语气轻描淡写。
"两三年?"我放下手中的报告,神情凝重地看着他,"这可不是个小问题啊。"
张师傅是一名建筑工地的管理人员,常年在施工现场工作,还有着二十多年的烟龄。他告诉我,除了咳嗽,他还经常觉得胸闷气短,稍微活动就上气不接下气。更要命的是,这半年来,他晚上经常被憋醒,不得不坐起来喘气。
这些症状,都在向我发出警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已经悄然而至。
在我行医这么多年,见过太多像张师傅这样的病人。他们往往在发现严重症状时才来就医,殊不知,慢阻肺的"警报"早就拉响了。
通过详细检查后,我的判断得到了证实。张师傅的肺功能已经明显下降,胸片显示肺部有明显的气肿改变。
"张医生,我这病严重吗?"张师傅的眼中闪过一丝担忧。
我深吸一口气,决定实话实说:"如果早点重视那些早期症状,也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慢阻肺来临前最常见的三个信号。
第一个信号就是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很多人以为感冒了,吃点药就完事,殊不知这可能是慢阻肺的"敲门砖"。特别是在换季时节,动不动就感冒,这绝对不是小事。
第二个信号是运动耐力下降。很多人觉得自己是年纪大了,干点活就喘,走几步路就累。这种体能下降可不完全是年龄的问题,很可能是慢阻肺在作祟。
第三个信号则是慢性咳嗽。尤其是清晨起床后的咳嗽,或者夜间加重的咳嗽,伴随着痰液分泌增多。这种症状持续两个月以上,就必须警惕了。
"张师傅,您现在这种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措施。"我认真地说,"第一步就是要戒烟,这是治疗的基石。"
听到戒烟两个字,张师傅明显犹豫了。我知道对于一个老烟民来说,这确实很难。不过,为了健康,这个坎必须迈过去。
接下来,我给张师傅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肺功能锻炼,还有生活方式的调整建议。
"张医生,如果按您说的做,我这病能好吗?"张师傅问道。
"慢阻肺是慢性病,虽然无法完全治愈,但只要坚持治疗,规范用药,完全可以控制住病情,过上正常生活。"我语重心长地说。
一个月后,张师傅再次来复查。让我欣慰的是,他已经开始戒烟了,症状也有所改善。
通过张师傅的例子,我想告诉大家,对于慢阻肺这个"隐形杀手",我们必须提高警惕。那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可能就是疾病的预警。及早发现,及时治疗,才能避免更严重的后果。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远离烟草,避免空气污染,定期体检,这些都是预防慢阻肺的关键。毕竟健康的肺才能带来优质的生活。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