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得胜陀颂碑,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金得胜陀颂碑位于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石碑崴子村屯东,本来在一个高约2米的得胜陀上,现在建起金碑塔保存。平时上午9:30-11点,下午1:30-3:00开放,也经常不开放。
辽天庆四年(1114年)九月,女真部首领完颜旻决意起兵伐辽,于是与各部兵在来流河畔高阜会合,共得二千五百人。他说:“此殆吉祥,天地协应,吾军胜敌之验也!诸君观此,正当戮力同心。若大事克成,复会于此,当酹而名之。”遂申告天地,列举辽朝之罪,誓师伐辽,次日大破辽军。女真首战告捷,士气倍增,十月乘胜攻克宁江州城,擒辽防御使大药师奴。由于战争得胜,依前言将会师起兵之地命名为得胜陀。第二年,完颜旻建立金朝,后人称之为金太祖武元皇帝。
金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金世宗完颜雍为纪念祖父起兵反辽获胜,命人在得胜陀竖立此碑,相当于大金开国纪念。
大金得胜陀颂碑全高3.2米,由碑首、碑身和龟跌三部分组成。盘龙碑首上刻篆书2行6字“大金得胜陀颂”。碑身高1.77米,宽0.85米,厚0.31米。正面刻有汉字碑文的序及颂诗30行,815字。可惜在上世纪六十年被砸为三段,碑面也被严重破坏,只能阅读少量文字,如“武元”、“圣金天子”等,但幸好有以前的记录,知道完整的文章。
碑阴刻女真大字。碑额3行12字,碑文33行,每行字数不等,共1500余字。女真字与正面汉字可对译,但是语言不同,所以要用更多的字来表达。
大金得胜陀颂碑是研究金代历史文化和女真语言文字的关键性文物,1988年1月13日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物亲见,合影留念
#谢田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