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臣“网红”部队未战先退,大量防线被乌军轻易突破,普京震怒!
自乌克兰武装部队在未遭遇任何有效抵抗的情况下轻易突破俄军防线时,身处克里姆林宫的普京震怒,连夜召开了紧急会议,听取了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的战场报告。一旁端坐的有前国防部部长绍伊古,现国防部部长别洛乌索夫。针对这次被突袭事件,许多人都将责任推卸在了“三巨头”身上,认为是他们指挥部署不力。但实际上,真正应该被首个追责的应该是车臣总统卡德罗夫。在乌克兰武装部队发起进攻时,卡德罗夫带着他的“网红部队”未战先退,使得乌军如入无人之境。
卡德罗夫的车臣武装并不属于俄罗斯国防部或俄军体系直辖,更像是卡德罗夫的“私人军队”。由于俄罗斯采取的是“联邦制”制度,车臣只是俄罗斯联邦内下属的“共和国”。在普京发起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之后,车臣武装为了“蹭”热度,在俄军兵力最为紧迫的时候高调宣布参战。
但是车臣武装进入战区之后并未直接与乌军交火,而是在后方拍摄TIK TOK。每当意识到情况部队,他们都会首先跑路,由此就有了“卡车旅游团”的绰号。在从乌克兰战场上撤出之后,卡德罗夫为了彰显车臣武装的实力,主动请缨镇守与乌克兰接壤的库尔斯克州,因为当时包括卡德罗夫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乌克兰没有勇气和实力去进攻俄罗斯本土。
但就当俄军边境哨所通报乌克兰武装部队大举进攻,不少哨所相继被乌军拔掉的消息传开之后,卡德罗夫及其麾下的车臣武装便开始计划如何逃逸。针对库尔斯克战况的现状,卡德罗夫的最近表态称“再等两三天,一切都会好的”。但不少分析人士都认为,无论是出于战略目的,比如打下库尔斯克,可以得到更多的和谈筹码,亦或者是为了吸引东乌俄军注意力,让他们回防本土,乌克兰武装部队都没有可能短时间内撤出库尔斯克。
而且与卡德罗夫理想的假设所不同的是,乌军还在源源不断的增加兵力,意图对库尔斯克发起更为猛烈的攻击。由于该地区位于平原,要想防住乌军需要更多的兵力,现在的俄军根本没有足够的机动兵力可供调用。
诚然,对于轻装步兵为主的车臣武装来说,顶住乌军重装部队的进攻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但未战先退,致使防线溃散的重则,还是应该由他来承担。据悉,在整个过程中,车臣武装既未抵抗,也没有原地构筑工事固守待援的意味。
有一些观点认为,卡德罗夫之所以消极避战,本意就是想保留实力。对于卡德罗夫来说,这几万车臣武装是他向普京索要更多军事资源的“本钱”,如果打光了,车臣的高度自治权以及他的个人利益都将受到削弱,这是他不想面对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