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变“尴尬中国”?网友怒斥:百万片酬演员,有何感动

如史我聞 2024-10-30 13:09:52

文|金陵副将

编辑|金陵副将

从2002年2024年“感动中国”已经走过了22个春夏秋冬。

背着妹妹上学的洪战辉、收养6名孤儿的王宽、守卫孤岛的王继才夫妇……

这些小人物的故事总能让人潸然泪下。

航天英雄杨利伟、功德冠群英的黄大年、“两弹一星”元勋于敏……

这些大人物的丰功伟绩也让能我们肃然起敬。

200多个人物和故事给无数的国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种的感人故事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然而,当今年的“感动中国”名单出炉的时候,却有人为此产生了质疑。

说现在的“感动中国”,好像变味了一样。

是不是评选的标准变了,当年让人心酸的感人的故事去哪了。

还有的网友怒斥:百万片酬的演员,有何感动之处。

甚至有人说“感动中国”变“尴尬中国”或“感动评委”。

到底是评选的标准发生了变化,还是另有其他原因?

百万的片酬演员,又有什么地方能让人感动?

预防艾滋病宣传员——濮存昕

早在2002年,感动中国刚刚播出第一年的时候,就有一位演员感动了我们。

他就是著名演员濮存昕,当时的濮存昕可不是靠着精湛的演技来征服中国人的。

在家里濮存昕不仅是一个孝顺父母的孝子,在社会上还是一个乐于公益事业“宣传员”。

濮存昕在宣传“预防艾滋病”这一方面,可是个“好把式”。

当年的人们,听到“艾滋病”这三个字都会吓得瑟瑟发抖,选择避而远之。

当时大家的认知都有限,以为患了艾滋病的人传染能力非常强,说话都可能传染给别人。

所以大家对“艾滋病”的患者非常的不友好,甚至是歧视。

为了打破人们的固有的思维,濮存昕挺身而出,成了“预防艾滋病”宣传大使。

濮存昕通过和患者握手、拥抱等方式,让大家打破正常的交往是不会传染艾滋病的思维。

同时也向人们宣传了艾滋病“血液,母婴,性”的三种传播形式。

用自己的影响力,呼唤大家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注,给人勇气。

濮存昕每一次公益都是对社会的回馈,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爱心与责任。

航天英雄——杨利伟

2003年,杨利伟打破中国载人航天的历史,成为了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中国人。

当时的中国航天事业,还没有像现在成熟,上太空中并不像坐飞机一样简单。

这不仅考研的是中国科技的实力,更是考验着中国人的勇气。

杨利伟敢于挑战自我,甚至将自己的生命抛在了脑后,毅然的飞上了太空中。

直到神舟五号的返回舱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中国人提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茫茫太空,浩瀚无垠,这不仅是杨利伟的突破,更是中国人太空征程的关键一步。

中国人沸腾起来了,几千年的梦想终于在杨利伟的手中实现了。

即使这么多年过去了,提起那一刻的时候,我们还是依旧热血沸腾。

13亿的中国人流下了激动的泪花,呼唤着人民的英雄杨利伟。

纯粹的爱国,纯粹的感动,2003年的感动中国人物,杨利伟的名字实至名归。

泳坛名将的荣耀与争议——张雨霏

当2023年的感动中国人物的名单出现张雨霏的时候,其实并不意外。

张雨霏作为最年轻的一个,但是她的经历并不简单。

在59场比赛里,张雨霏拿了23枚金牌,这是对中国体育的精神的最好答复。

对于正常人来说,一天能游泳几个小时来说,是一项再好不过的运动项目了。

可是对于常年泡在游泳池里,训练强度非常大运动员来说,并没有那么美好。

为了能训练出世界一流的泳速,身体长时间的浸泡也会产生各种不适,长期也会受不了。

但是不能退缩,就算咬着牙也要也要完成国家的使命。

2024年的奥运会上,处在生理期并刚刚发过烧的张雨霏,并没有放弃比赛。

仍旧咬紧牙关,游到了终点,虽然没有拿到金牌,但是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近两天的张雨霏因为肩伤无法比赛,非常伤心,向关注她的粉丝们道歉。

好多网友并没有责怪,反而安慰起了张雨霏,有的还发文祝福。

虽然张雨霏出现在感动中国名单上,有些人存在反对的意见,为此争论不休。

可能这些人并不知道,能靠着自己的努力,为国争光的道路上有多么困难吧!

89岁老艺术家的坚守与信仰——牛犇

与张雨霏相比,89岁的老艺人牛犇榜上有名,更加的让人惊讶。

大家都不明白,平平无奇的演员,为什么也能获此殊荣。

牛犇可是当今娱乐圈的“元老”级别的人物,耄耋之年仍旧坚守在演员一线。

没有没有助理,没有经纪人,一个人独来独往。

将事业看成了生命一样,也正是这敬业的精神打动了我们。

近年来娱乐圈的丑态百出,一些艺人行为不规范,甚至有的还触碰到了法律的红线。

这种情况下,也正需要牛犇老师这样的引领者,扛起敬业的这杆大旗。

同时,牛犇老师还是我党忠诚的信仰者,一直用行动践行着自己高尚的信念。

牛犇老师的故事,虽不能让人潸然泪下,但也是这个社会的美的一种表现。

结语

时代的进步,会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闪光点。

那些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并没有忘记,需要我们一步步发现。

轰轰烈烈的爱国信念是感动,默默无闻的付出也是感动。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人生价值,我们不能单纯的评论这个结果的好坏。

一些网友也希望《感动中国》这个节目能够回归到它的初衷。

希望能在舞台上再次看见那种纯粹而热烈的爱。

感动中国的人事迹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

是我们五千年来的民族文化的最好的诠释。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中国青年网】【北京日报客户端】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0 阅读:101

如史我聞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