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放开了,燃放烟花爆竹也应该放开,让春节的夜空回归传统

遮柳衣 2022-12-26 10:06:26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潮汕地区除夕夜注重在家吃团圆饭,必备热炉,合家老少一起共进晚餐,俗称“围炉”。

一过晚上十二点,也就是春节晚会敲钟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开门燃放鞭炮,这就是“开门炮”。

正月初五,商家会燃放“开市炮”,又叫做“烧利市”。

全国各地春节有不同的习俗,但燃放烟花爆竹却是我们每个人儿时的记忆。

一种传统文化能否传承下去,在于年轻人是否热爱和喜欢。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一代一代人不断传承,才能在历史长河中保持下去。

国家花费了大量的投入和宣传在一些非遗的保存方面,效果并不好,比如京剧,因为年轻人不喜欢。

而潮汕人的“围炉”却大放光彩,“围炉煮茶”成了年轻人追捧的时尚。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更是老少皆好的一种传统文化,却简单粗暴的一禁了之,这对我们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是非常不好的。

一件好东西,我们不去珍惜它,别人就会来抢走它。比如韩国就在的不断的盗窃中国传统文化,当成本国的遗产。

很多满清的遗老遗少批判汉服的复兴,但是国际奢侈品牌迪奥偷偷窃取汉服的文化元素,“抄袭马面裙”。

前不久,迪奥被指疑似抄袭中国马面裙。据悉,此款裙子售价为29000元。在中国马面裙的设计中,一般为两片式,前后光面,左右打褶,是一种罕见而典型的形制,极少在其他裙装设计中见到。而在Dior裙装设计的相关介绍中,称这款半裙设计是“标志性的Dior轮廓”,引发网友声讨。

迪奥的做法是“文化挪用”,或者说盗窃中国文化,伪造成自己的原创,那是小偷行为。

疫情防控都放开了,燃放烟花爆竹也应该放开,让春节的夜空回归传统。

爆竹起源先秦时期的“爆祭”活动,古人相信燃放爆竹能达到敬神驱邪,祈求和平的美好愿景。

当时人们还有没发明火药,在重大节日之时,人们用火烧已经干透的竹子,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响声,故形象的称为“爆竹”。通过燃放爆竹以驱逐瘟神,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幸福安康。

南朝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通俗编排优》:“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亦称爆竿。”

“西方山中有人焉,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以竹著火中,火扑哗有声,而上惮远去”。——《神异经》

烟花始于唐朝,盛于宋末,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相传用火药制作烟花爆竹是唐朝道士李畋所发明,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

到了宋朝,火药技术得到飞速发展,民间出现用纸包裹火药的火药卷,将其点燃后不仅能发出巨大声响,同时还伴随着火光,场面蔚为壮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诗人王安石的《元日》,北宋的爆竹已经是用火药卷纸造成的。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这个时候的烟花和现代烟花已经非常的接近。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却在最近几十年戛然而止。

禁放烟花爆竹最早是在1988年由“专家”张学武提出的。他在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提出加强烟花爆竹的生产和燃放安全。

1993年,北京市开始正式实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全国各地陆续开始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目前全国超过900多个城市实施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禁放令”。这意味着这些地区即便春节过年也是不能够燃放烟花爆竹的,这不得不说是春节传统习俗的阉割。

春节不能燃放烟花爆竹,禁掉的是传统,丢掉的是文化。

专家主张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他们有三个方面的理由:

1、燃放烟花爆竹会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

2、燃放烟花爆竹还会带来巨大的噪音。

3、燃放烟花爆竹都会带来的火灾损失和人身伤害。

现在重新审视这三个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理由,其实都是站不住脚的。

目前学术界已经公认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有火力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烟花爆竹主要污染物以PM10为主,属于瞬时污染,大多可以自然降解。

前几天浏阳市燃放烟花,网友第二天对比了一下当地的空气质量情况

燃放烟花后第二天浏阳的天空万里无云,能见度就跟刚下过大雨一样清晰。就是说短时间(1-3天)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并不大。

当前PM2.5的标准和考核方法是一些污染型的企业参与并制定的,实行的是平均分摊制。这种考核方法很容易将空气污染的责任简单归结到肉眼易见得烟花爆竹燃放和秸秆焚烧等瞬时污染行为上,而真正的污染“杀手”却躲在灰暗地带继续污染。所以建议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应尽快修订PM2.5的标准和考核方法。

第二个关于噪音的理由也是不成立的。爆竹声从来就是文化的一部分,都燃放了一千多年,怎么现在就突然有意见了?

第三点关于燃放烟花爆竹都会带来的火灾损失和人身伤害的部分,也并非不能解决。对烟花爆竹燃放进行科学而严格的分级、分类管理即可。

如果我们寻根探底,会发现很多专家学者,他们不仅仅反对燃放烟花爆竹,而且反对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

吴友富建议取消中国龙图腾,理由是外国人不喜欢;

孔庆东建议取消中国年夜饭,理由是野蛮的习俗;刘庆民建议取消清明烧纸,理由是鼓励献花献礼(而献花献礼是外国人的祭拜祖先的仪式)。

老而不死是为贼!

尔等狗杂鼠虫之辈,焉能于我同生在中华大地。

缺乏民意基础的法律是无法被真正执行的。燃放烟花爆竹是对传统习俗的继承,不能简单的一禁了之,更重要的是通过有效疏导,使人们享受民俗乐趣。

最近“尊重民风民俗,让鞭炮声重新响起来”的讨论引发热议。年关将近,2023年春节期间能重新燃放烟花爆竹,成了诸多市民心中期盼。

在民众的呼吁下,事情开始有了改观,山东有两市明确过年可燃放烟花爆竹。

山东省东营、滨州两地已经明确表示:过年期间可燃放烟花爆竹。

1、山东省东营市

根据《东营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暂行办法》,全市禁燃禁放区域内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共有7天,分别是农历腊月二十三、除夕至正月初五、正月十五。

2、山东省滨州市

根据《滨州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办法》,滨州市主城区(东、西、南、北外环内),县(市、区)市区建成区限制燃放,即除夕至正月初五、十五可以,其他时间内不允许燃放。

爆竹是辞旧迎新的一种习俗,千百年来已经成为我们过年的一种象征。如今我国的新冠疫情防控迎来了一个转折点,民众渴望在过年的时候用燃放爆竹的形式来为新年祈福。

过年放鞭炮放烟花也唯一能让老百姓现阶段能接受的消费了,对经济的复苏有一定促进作用。

在中华文化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传统节日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关键在于其精神内核的世代传承。保护与传承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就是在光大中国固有的优秀文化传统。

一个城市出台烟花爆竹燃放禁令虽然其有科学根据,但不能因此就扼杀了这项文化的传承。各大城市应当在防控严格的管控政策,在有效管理的基础上允许居民在特定时间段燃放烟花爆竹。

烟花爆竹是“国家名片”,要大力支持。对烟花爆竹燃放不能搞“一刀切”。让烟花爆竹在中国城市重现绽放。

1 阅读:368
评论列表
  • 2022-12-27 11:31

    烧钱的

遮柳衣

简介:大家好我是遮柳衣,专注做电影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