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石,男子去药店买伟哥,服用后感觉药劲不够,经过比对发现药是假的。男子心生一

承载盘点 2024-10-29 15:47:00

湖北黄石,男子去药店买伟哥,服用后感觉药劲不够,经过比对发现药是假的。男子心生一计,又花了7000元买了50盒,随后拿着购物小票跟药店摊牌,要求退一赔十,索赔7.14万。药店老板懵了,怒斥男子不安好心,拒绝赔偿。男子把药店告上法庭,法院却这么判了!   2023年8月的一个闷热午后,湖北黄石市某社区药店内,一位中年男子神色焦急地走进店内。 他左右张望,确认四下无人后,压低声音对柜台后的女店员说:“给我来盒伟哥。”   这位名叫杨亮的男子今年52岁,是当地一家国企的中层管理人员。 近来他总觉得力不从心,担心影响夫妻生活,便鼓起勇气来买伟哥。 女店员熟练地从柜台下取出一盒药品,快速完成了交易。   杨亮拿着药匆匆回家,按说明服用后却感觉效果平平。 他不死心,又连续吃了几次,仍然没什么感觉。 杨亮开始怀疑药品的真实性,上网一查才发现,自己买到的很可能是假药。   愤怒之余,杨亮突然灵光一闪。 他决定再去药店大量购买这种“伟哥”,然后以假药为由要求高额赔偿。 就这样,杨亮再次来到那家药店,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一口气买了50盒“伟哥”,花费7000元。   拿着厚厚一叠购物小票,杨亮再次踏入药店,脸上带着胜券在握的微笑。 他直接找到店主,亮出自己的“证据”,要求按照“退一赔十”的原则赔偿71400元。   店主李明听完杨亮的要求,顿时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位“熟客”。 他先是否认售卖假药,继而指责杨亮居心叵测,企图敲诈勒索。 双方争执不下,最终杨亮愤然离去,扬言要打官司讨个说法。   就这样,这起看似荒诞的“伟哥案”闹到了法庭上。 庭审中,杨亮振振有词地陈述自己的遭遇,强调自己是在维护消费者权益。 而药店方则坚持认为杨亮是在“钓鱼执法”,不应得到支持。   法官仔细审理了案件,查阅了大量相关法规和案例。 最终,出人意料的是,法院支持了杨亮的诉讼请求,判令药店赔偿71400元。   这一判决立即在当地引发热议。   支持者认为,这是对销售假药行为的严惩,有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 反对者则担心,这可能会助长一些人钻法律空子、恶意索赔的歪风。   事实上,伟哥作为一种处方药,普通药店本不应随意销售。 2017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明确规定,伟哥等药品必须凭处方购买。 药店的违规销售行为,正是给了杨亮可乘之机。   这起案件也引发了人们对中老年人性健康问题的关注。   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面临着这方面的困扰。 然而,由于传统观念和羞于启齿等原因,很多人选择偷偷购买药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法律专家指出,本案的判决虽然支持了消费者的诉求,但也暴露出当前药品监管和销售环节存在的漏洞。 他们呼吁有关部门加强对药店的监管,严格执行处方药销售规定,同时也提醒消费者要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药品,遇到问题及时举报。   医学专家则提醒公众,像伟哥这样的药品并非人人都适合使用。 他们建议有需要的人首先咨询医生,在专业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这起“伟哥案”的判决,无疑会对药品销售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一些药店可能会更加谨慎,严格执行相关规定。 但也有人担心,这可能会刺激一些人专门寻找违规药店,以此牟利。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个案例既是维权的胜利,也是一记警钟。 它提醒我们在购买药品时要擦亮眼睛,遇到问题要勇于维权,但同时也要以理性和合法的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   最后,这个案例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诚信的思考。   无论是违规销售处方药的药店,还是企图钻法律空子的消费者,都反映出当前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不足。 只有每个人都恪守法律和道德底线,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健康发展。   案例来源:裁判文书网,文中姓名皆为化名。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爆料#

0 阅读:0
承载盘点

承载盘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