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效应,是心理学领域的概念。 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种蝙蝠,靠吸动物身上的血维持生

率真鹿梦说剧 2024-12-28 10:10:43

野马效应,是心理学领域的概念。 非洲大草原上,有一种蝙蝠,靠吸动物身上的血维持生存,野马正是它们的目标之一。 善于奔跑的野马因被蝙蝠叮咬,很多丧命。动物学家研究得出结果:蝙蝠所吸的血量并不致死,野马真正死因来自于自己的暴怒。在被蝙蝠咬伤后,大多数野马急于摆脱蝙蝠,不断狂奔,最终因疲劳致死。 “野马效应”提醒我们: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因刺激引发情绪失控,做出激烈反应,伤害自己或他人。 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说:“如果情绪总是处于失控状态,就会被感情牵着鼻子走,丧失自由。” 失去理智、控制力,像野马一样,被情绪控制。 产生情绪是本能,控制情绪才是本事。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Festinger)研究的“费斯汀格法则”: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的,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决定的。 情绪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我们不能控制它,就会被它所控制。 如何让自己做回情绪的主人呢? 了解情绪 情绪有两个重要特征:累积性、转移性。 为什么在别人看来是一点小事,有些人却会紧抓不放? 情绪具有累积特征,看上去是对当下某件事有很大情绪,实际上是身体中从小到大累积所有相关负面情绪,作用在这一件事情上。 累积的越多,作用的就越明显。 心情好的时候,孩子做了一个破坏性事情,你还能将其视为好好引导的契机;而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做了同样一件事情,你却大发雷霆?为什么? 情绪具有转移特征,看上去是孩子惹你发怒,是孩子行为有问题,实际是你把在其他人事上承接到的负面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 累积越多,转移也就越多,孩子不过是背锅侠,情绪的垃圾桶。 生活中保有觉知,如果你生气了,告诉自己,这是我体内所有累积的生气在表达,而不是当下这件事情真的值得这么生气。 如果你莫名对一个人(通常是家庭成员)有强烈情绪,提醒自己,可能是把人生中很多不如意状态中累积的负面情绪都转移到他身上了。 开启觉知,转念,更客观、更清醒、更快速从负面情绪状态里走出来。 四步走出负面情绪 怎样把负面情绪正向的化解掉,还自己一个稳定的状态? 第一,看见情绪,保持觉知 要看到、意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对自己的情绪保持觉知。 当我们感到愤怒、恐惧或悲伤时,清醒地认识到“我在愤怒”、“我在恐惧”、“我在悲伤”。 觉知,像在情绪的狂风暴雨中点亮一盏灯,让我们不至于迷失方向。 刻意练习“看见”的能力,刚开始我们可能处于不知不觉的状态,也许生气了好一会,才意识到自己在生气;也许是发了脾气,才意识到自己在愤怒。 没关系。在你看见的那一刻,停下来,对自己说:我看见了你在愤怒。 第二,分割,恢复理智 人被某件事引起暴怒的时间,只有12秒,过了这段时间,人会恢复往日平静,这就是心理学上“十二秒效应”。 大多数人会被这12秒控制,说出、做出后悔的事。 这十二秒,告诉自己:发脾气没用,即使发再大的火,问题也解决不了,发脾气会引起更大的烂摊子需要收拾。 接着做深呼吸,深深的吸气,吸到极致,再大口的呼气,把注意力放到呼吸上。 条件允许,尽快离开现场;条件不允许,闭目想象自己离开现场,去到了让你心情开阔的地方。 暂时隔断自己的情绪,等容易失控的12秒过去。 第三,接纳情绪,合理发泄 弗洛伊德说过:“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失,它只会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陋的方式爆发出来。” 悦纳自己的负面情绪。看见它的时候,不抗拒,接纳它,感谢它对我们的保护,我们会发现负面情绪会变少。 第四,非暴力沟通,正向表达 当情绪相对平稳了,再尝试与他人沟通。 沟通时,要用更理性的表达方式——正向表达;不能采取暴力沟通的形式。 研究表明,当面临指责时,人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反驳对方。 正向表达,才能做到有效沟通。 活出自己的人生 情绪就像天气,有时晴空万里,有时狂风暴雨。 但无论天气如何,我们都有选择如何面对它的自由。 学会与负面情绪相处,也许路途漫长,但正如一句话所说:“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确,不管多么崎岖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你有哪些走出负面情绪的好方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成为情绪的主人,活出更加精彩的人生。

0 阅读:0
率真鹿梦说剧

率真鹿梦说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