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时,我第一次去县城,吃了碗肉丝面,我无法想象,世界上竟然能有那么好吃的面,

欣德看三 2024-12-30 21:26:55

十三岁时,我第一次去县城,吃了碗肉丝面,我无法想象,世界上竟然能有那么好吃的面,差点把筷子吃进肚子里。 十五岁时,我第一次看见火车,我感叹世界上竟然能有这么长的车,想坐上火车,去海角天边。 十八岁时,我看着一些书籍,常常会泪流满面,我想不明白,为什么会有人写出这种直击心灵的佳篇。 二十七岁时,我终于鼓起勇气拿起笔,开始笨拙描绘心中的大地和苍天。 因此,我是个半路出家的写东西爱好者,写得不少,但写得不好。 一个十五岁便开始四处奔走讨生活的人,其文化程度是什么样,自然不用多说。 一个写很多字,仍然处于模仿和拾人牙慧阶段的人,更不能说有这方面的天赋,那是自欺欺人。 但是我为什么如此爱写?实际上我并不知道答案,可能就是单纯想讲故事给人听。 这应该是小时候的梦想,也是不自量力的希望。 但是我一直认为文字的力量是巨大的,我自认为做过很多职业,见过很多人,经过很多事。但从来没有任何一件事,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带给我文字一般的震撼。 随着文字泪流满面,又跟着文字笑容满面。回忆一段文字时的那种美好,如饮醇酒的那种微醺,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那种满足,我很难理解,怎么会有人不喜欢文字。 这应该是文字独特的魅力吧。 很小的时候,我曾经有过一个讲故事给别人听的梦想。年少羞涩,不敢对别人讲,长大后四处奔波,俗事缠身,年少时的梦想渐渐被挤在心里角落,几近忘记。 当我重新拾起那个梦想时,竟然得到了从不曾有过的满足,我的心得到了长久的宁静与平和。 当然了,仅仅处于“新手”阶段,因为创新太少,模仿太多,这大概就是灵气多寡的原因了,自己咬牙切齿的上限,不过是别人随手而成的开篇。 但是也并没有气馁,因为虽然写不出妙手天成的佳篇,可至少能在看别人时带给自己心灵的震撼。 有人擅长委婉,随手就是悱恻缠绵;有人独喜豪放,区区百字,如同波澜壮阔之画卷。 或凄婉、或幽怨;或大刀阔斧、或绣针织缎,那也是别人厚积薄发后的信手拈来。 我大概算得上是个擅长学习的人,当然了,也会在学习中愤愤不平。 比如看似虚心请教别人如何能写得更好时,难免生出嫉妒埋怨。 别人往往云淡风轻说取得的成绩都是运气,自己便也在心里认为的确如此,别人只是比自己运气好罢了。 但某天,我突然问自己,为什么运气一直在别人那边? 这个问题其实不难回答,只不过很多时候自己拒绝面对。 别人所谓的运气,是建立在实力上的,也许的确有偶然的运气,比如有人偶得佳篇。 可如果常有妙言,那就绝不是运气,而是实力的体现。 这就像自己曾经想过,假如命好一些,出生在一个好点的家庭,那么会不会能够比现在写得更好一些? 实际上很多人有过这种想法,只不过渴望的事情各有不同罢了。比如我见过有人埋怨家里父母没本事,无法给他一个更好的平台。也见过有人大骂苍天,怎么就没几门好亲戚,好让他借助东风,一飞冲天。 所求有长有短,但仔细想想,都不过是无能且暴怒的体现。 因为,命运一事,玄之又玄,一个人的成就大小,仅靠埋怨肯定无用,当自己埋怨父母和命运时,其实后面还将要面对自己孩子的埋怨。 埋怨生埋怨,埋怨何其多? 自己在山脚下一味自怨自艾时,那些不曾埋怨的人,已经悄悄埋头登上山巅。 命,一直是弱者的借口。 运,其实是强者的自谦。 (今日醉,故无病呻吟)

0 阅读:0
欣德看三

欣德看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