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产业链全景拆解,未来市场空间如何挖掘?

锂电有点忙 2024-02-16 22:21:05

乘新能源之势,常州交出万亿GDP的优秀答卷。

2024年伊始,常州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常州高质量迈入GDP万亿之城,成为全国人口最少、地域面积较小、人均水平较高的万亿之城。

每一次产业风口,都是城市洗牌的机遇。常州正是抓住了新能源这张王牌,才得以脱颖而出。当常州意识到新能源发展是朝阳产业的时候,便开始谋划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在国内的新能源市场中争取到一定的先发优势。目前,常州已经成为新能源产业的“六边形战士”:不仅动力电池产销量居全国第一,新能源整车产量也位居前列,还初步构建新能源“发储送用”产业闭环,实力不容小觑。

于是,经纬创投2024年第一场创融汇走进常州,以「城市速度:常州如何通过新能源与智能制造弯道超车?」为主题,来讨论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趋势,产业集群的推动作用,以及融资、法务、人力资源、股权等创业公司常常遇到的实战问题。在此,感谢常州市政府和武进区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

在活动现场,经纬创投董事总经理刘壮结合多年的行业经验,分享了经纬创投新能源领域的投资逻辑和布局、如何赋能被投公司,并展望新能源领域投资的未来。

01

新能源赛道,2024年有哪些新机会?

本次主要从5大领域来分析一下新能源领域的赛道机会,并展开谈谈经纬在这个赛道内的布局企业和未来的关注方向,以及经纬在投后企业赋能方面和与被投企业的互动情况。

在我看来,新能源是中国目前为数不多的,同时具备高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现在我们看到,不论我们的车、电池、电芯,以及光伏,都是由很多收入体量非常大的企业开始卷向全世界,具备非常强的竞争力。所以我觉得这是目前最大的变化,也是我们关注这个领域的原因。

接下来,我大概从五个方面介绍一下经纬在新能源赛道的布局,以及我们未来会关注的几个细分方向。

如下图,首先我们关注的是电池行业,电池从终端用途来说,包括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另外还有一个在2022年开始高速增长的海外户用储能赛道。

那么分拆动力电池的投融资,我们首先关注电池回收领域的投资机会,因为装在车上的动力电池,可能跑的周期也就是8-10年,后续电池回收也是一个千亿甚至万亿的赛道。

另外在下一代电池材料,如硅基负极、复合集流体、LiFSI、半固态电池等领域。这些除了半固态电池以外,其他领域都是相对明确地在性能上实证对现有电池体系有改善,只是基于成本原因,尚未进行规模化推广。半固态电池,由于有较大的技术挑战,所以我们还在持续关注他们的技术成熟度进展。

其次是中国电池材料企业的国际化,是未来持续10年以上的主题。在电池材料领域,国内不少上市公司的体量很大,如果一个创业企业单纯在国内做的话,确实很难做过传统的上市公司。

我们还关注到,由于欧美国家在环保、工会、法律等层面跟中国本土相比,有更高的要求,所以更年轻,更开放,更有学习能力的新一代创始人,往往更能适应出海的环境。所以在这个领域,年轻、有持续学习迭代能力的创始人更适合出海作战,这也是有机会颠覆现有大公司的机会点所在。

在储能电池领域,一方面我们关注储能电池的回收,虽然国内不能用梯次利用电池做大储;但是在海外,随着BMS技术的提升,储能电池的回收梯次利用,以及电池降级使用,已经成为趋势。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从2023年开始,整个电芯的成本下降都是非常快的,这当中会给很多新产品留下很多空间。伴随着储能电池成本的下降和规模化应用的开始,我们关注储能安全,如储能液冷,储能消防,都是伴随着储能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以及规模化大储的应用,随之而来的新的应用机会。

另外一点,伴随着特斯拉MEGAPACK在中国的落地,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中国公司像之前特斯拉车的供应链一样,带动中国储能供应商的技术变革。

在海外户储领域,我们认为需要有终端的品牌壁垒,而非单纯的作为海外品牌商的OEM厂,因此我们还是关注有较强出海和国际化能力的团队。

第二个领域是风电领域,我们已经投资了风电叶片主材公司。随着海风的崛起,更大的叶片、耐腐蚀材料都会有较大的成长空间。另外伴随着粗犷发展的结束,风电叶片回收、更有效的变桨系统,以及风电的后续维护,更多的精细化管理能力,成为风电场盈利的关键点,也会带给企业较大的机会。

第三个是光伏领域,新技术渗透率提高或者导入的机会,如HJT产能及设备公司、核心耗材如胶膜、银包铜公司等;钙钛矿及叠层的产能、设备公司;复合边框等新技术渗透的公司;新产品迭代和集中度提升的辅材,如银浆等都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第四个是氢能领域,我们关注更低成本的制氢;绿氢制氨,甲醇等,带来新能源船舶的推广,是下游比较好的需求方向。另外绿氢在化工领域也有比较好的推广空间。

第五点是,2024年,我们更关注前沿领域的机会:其中一个是超充推广。

一个是伴随着欧美电动车的推广,比如2023年底,美国的新能源车渗透率在9%-10%,欧洲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5%左右,对比中国,我们2023年底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在40%;从渗透率来看,北美落后中国2年左右,欧洲落后中国一年左右,因此孙正义的“时间机器原理”反过来可以从中国推广看欧美市场。

从中国这边来看,2023年下半年开始,乘用车开始逐步推广800V超充。另外超充站也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逐步推开,那么反过来看,欧美的超充也会在未来1-2年开始加速推广。

从行业内的变化看,之前绝大部分充电桩是交流桩,普遍用在家庭场景,进入门槛很低,未来高压快充的普及和V2G/V2H的推广,对充电桩的技术门槛有巨大的提高,这也是让行业产生重大变革的机会。此外欧洲户储的普及,也让电动车有机会成为反向给电网送电的大号户储产品,给V2G充电桩带来巨大增量,因此我们在超充桩的充电模块,V2G功能,液冷等领域,保持关注,尤其关注具备出海能力的公司,中国的2024年作为普及超充的元年,海外也会在未来1-2年开展大规模的超充建设。

第二个是伴随着AI超算的推广,下一代芯片将需要更多的电力来支持更高的计算密度,这将需要在机架级别提供超过200千瓦的电力,而当前传统的CPU服务器机架只能提供15-20千瓦。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加,传输和转换损失(即浪费的电力)会不成比例地增加。电力成本是数据中心最大的支出之一,减少电力损失对于改善总体拥有成本(TCO)至关重要。

那么我们关注在增加巨大的耗电量,以及接近芯片的超高电流领域带来巨大的损耗,伴随产生的新的供电模块,更高性能的变压器,以及超算的液冷领域上游的机会。

02

经纬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

我们可以看下经纬在新能源领域的具体布局企业情况:

首先是电池材料领域,我们布局了包括新型锂电隔膜涂覆材料,以及碳捕捉材料的碳语新能源,创始人是锂电干法隔膜的头部公司的CTO兼研发总监,我们投资他很有缘分,我们先后在看两个锂电下游相关公司的时候,正好认识了他(作为供应商),多次跟他交流请教。后续他非常认可经纬在这个领域的认知和专业性,出来创业时候第一个电话就找到经纬。另外一个是钠电池正极材料的禾电科技,我们都是这两家公司的天使轮投资人。

在电池主材领域,我们2018年就投资了三元正极全球领先企业容百科技,已经在2019年科创板第一批上市。

电池回收领域,我们在2021年投资了西恩科技,具备三元和磷酸铁锂,石墨负极的全链条回收加工能力。经纬也是主流基金里比较早意识到电池回收是一个规模巨大的潜在赛道的机构。

电池设备领域,我们分别投资了锂电视觉和前道主设备的易鸿智能,也在拓展在半导体等领域的检测设备领域,另外还在天使轮投资了锂电化成分容检测设备的和润达。他们都在协助包括宁德在内的国内头部锂电厂商出海,也在抓住这轮国际化的机会。

作为锂电设备公司,我们非常关注企业的行业拓展能力,不论是深耕现有领域,从单一设备做到综合设备,还是利用通用性的优势,在非锂电领域进行合理化拓展,都是我们支持的方向,我们也帮助上述公司进行了高管的招聘,也在资本化方面为企业出谋划策。

在光伏领域,我们投资了光伏智慧解决方案公司和光同耀,以及氧化铟锡靶材、碲化镉的先导电科,都是光伏的上游核心零部件、材料企业。

在储能领域,我们投资了全球第四的储能电芯和储能解决方案公司海辰储能。以及在早期投资了铁铬液流储能的中海储能。我们认为,跟动力电池不同,储能电池由于以磷酸铁锂为主,海外的三星、松下、LG等,之前主要建设三元电池产能,在磷酸铁锂领域相对中国,不论是产能还是技术方面都有明显的落后,所以中国的储能电池企业国际化会比动力电池要好很多(外国短期没有替代品)。此外,随着长时储能的兴起,以及部分对安全性有较高要求的场合,也有液流电池的发展空间。

在风电领域,我们投资延展到电池灌封胶和结构胶领域,进入了行业头部主机厂和电池厂。在新能源发电领域,不论是光伏还是锂电,都有数家千亿级别的公司,带动更多数百亿级别的企业,而风电领域,虽然发电量跟光伏相比差距不大,但上市公司市值普遍偏低,我们认为这是由于光伏产业已经实现国际化,中国的光伏基本等于全球的产能和销售。而风电领域目前在海外还有众多欧美厂商,中国风电公司未来一旦实现国际化,其不论是业绩还是市值的天花板都有较高的空间。

03

经纬投后如何做到帮忙不添乱

我们想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谈谈经纬和被投企业,帮忙不添乱的例子。

之前,某家新能源企业有出海的想法,但公司内缺少这方面的人才。经纬的投后HR团队跟企业沟通后,帮忙介绍了不少的候选人。但公司一开始其实是缺少这方面的经验,提出的招聘需求从实操上是不能满足公司需求的,所以推荐了不下7、8个候选人,但始终达不到公司的要求。

后来我们仔细分析了公司的需求情况,更主要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如果是选择出海的相关对接人,技术方面其实是不需要有更强的语言能力的,因为技术人员可以从国内外派,反而对候选人对所在地的法律,法规,工会等更熟悉,而语言能力反而是其次的(欧美国家其实英语是通用的)。因此我们对公司的候选人标准做了修改,不再限制在一个小的行业范围(不要求懂这方面的技术),而是对候选人在当地或者整个经济圈当中,有并购整合的经验,甚至是有企业运维经验,懂当地的法律法规等事务。最终推荐的候选人一次性就通过了公司的重重面试,目前已经在公司内部担任比较重要的核心骨干。这是我们在帮助被投企业的招聘方面做出的一个小小的贡献。

以上就是经纬在新能源领域的一些简要的介绍和我们已经投资和未来大致会关注的方向。

我们始终关注投资生态化,投后场景化,品牌战略化。我们在新能源领域的被投企业,或多或少都会有业务上的协作,我们在企业的投后招聘,资本市场运作,品牌定位和宣传,财务、税务咨询,甚至包括创接会,给企业提供股权和债券融资对接,都是在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后定制化的提供投后服务。

我们相信,中国的新能源行业,会最终走向世界,成为全球碳中和领域最重要的生力军,而中国的新能源企业,也将在这波巨大的技术变革中,成为世界级的企业。我们希望能伴随这批企业,从小到大,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0 阅读:34

锂电有点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