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延安,司机受雇开大货车,半路交警检查时,货车车主出示了伪造行驶证,司机被扣12分,罚款5000,拘留15天,伪造行驶证的车主却没有被罚,司机不服,将交警告上法庭,法院的判决太意外了!
马师傅,一名经验丰富的货车司机,常年在高速路上驰骋。除了开自己的车,他也会接一些替人驾车的活儿。某次,他受雇于李某,负责驾驶李某的货车进行货物运输。一切看似平常,直到三天后的一次交警检查,打破了这份平静。
当日,马师傅和李某一同被交警拦下。马师傅从容地出示了自己的驾驶证,然而当交警要求查看车辆的行驶证时,李某却显得异常紧张。他慌忙从口袋中掏出证件,交警一眼便识破这是伪造的。结果,马师傅因驾驶证件不全的车辆被扣12分,罚款5000元,甚至被拘留。
马师傅满心冤屈,他坚称自己只是受雇开车,对行驶证的真伪毫不知情。他一直以为李某的车辆手续齐全,这才放心驾驶。自己的驾驶证是合法的,且从未出过事故,为何要为李某的违法行为背锅?更令他难以接受的是,所有的处罚都落在了他头上,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李某却逍遥法外。
拘留结束后,马师傅立刻向交警部门提出质疑。经过调查,交警确认了马师傅的清白,但处罚记录却依然存在。马师傅不甘受屈,一怒之下将交警告上法庭,要求撤销对自己的所有处罚。他认为,既然自己没错,就不该承担任何责任。要罚,也该罚伪造证件的李某。
法院经过审理,认为马师傅作为司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因车主提供的伪造证件受罚,确实不公平。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虽然伪造、变造或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证件是违法行为,但驾驶人在证明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不应承担责任。本案中,马师傅作为受雇司机,主要职责是确保自身驾驶证的合法性和安全驾驶。他并无过错,因此不应为李某的行为负责。
最终,法院支持了马师傅的诉求,撤销了对他的所有处罚。同时,交警部门也对李某进行了调查,并将依法追究其伪造证件的法律责任。这一判决不仅为马师傅洗清了冤屈,也彰显了法律的公正与权威。
对于这起事件,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李某能轻易伪造证件并通过检查?交警部门在证件审核上是否存在疏忽?未来如何加强这方面的监管,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信源:先锋教育关于《行驶证造假,被公安机关拘留,罚款!法院:撤销行政处罚!》的报道、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