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发展简史

啊巧吃喝 2024-06-12 07:54:55

1992 年,妈妈在老家的百货商店购置了一台三角牌电饭煲,这是她为婚后独立小家生活配备的诸多家电之一。据回忆,这台可供 2~3 人使用的电饭煲花费了她当时月薪的三分之一。结婚之前,妈妈和兄弟姐妹仰赖外婆务农养育,电饭煲对她来说是现代生活的象征,不仅昂贵,还需要专门的渠道和介绍信才能买到。彼时外婆煮饭的工具是一台蜂窝煤炉和一口偌大的铝锅。

与电饭煲不同,蜂窝煤炉的火力由人控制,大火煮开后需要将煤炉的风门关上一半,靠小火将饭焖熟,期间还要不时揭开锅盖将米饭上下翻腾,以免锅底结了厚厚的锅巴,顶部还是夹生饭。到了冬天,铝锅难以保温,家家户户都有几个合乎尺寸的饭焐子,这是一种用稻草编织的工具,煮好的米饭连锅一起放在里面,保持锅内食物的温度。

流行于四川地区的甑子饭,是一种使用柴火灶的传统蒸饭方法。© 妖-----------怪

电饭煲进入厨房后,一次性解决了米饭保温和煮饭人的精力分配问题。毫不夸张地说,它改变了现代家庭的烹饪方式和生活节奏。尤其在烹饪条件匮乏的年代,它便捷、经济,只需占据小小角落,就能让以米饭为主食的家庭有条不紊的料理三餐。

为了让煮饭不再局限于拥有火灶的厨房,1923 年,日本三菱电机曾研发出一台使用电力供能的煮饭器,其工作原理十分简单,即通过加热线圈对米饭加热。彼时电还没在日本普通家庭中广泛使用,这种简易且不能实现自动化的现代电饭煲前身主要应用在船上,为了确保长时间漂泊的船员也能吃上热腾腾的米饭。

1956 年,日本东芝集团制造的第一台自动电饭煲。© Google

1950 年代,以生产「重型电机」和工业机器著称的东芝集团率先在电饭煲自动化领域做出了革命性的尝新,并成功引发了一场电饭煲制造业的「战争」。东芝推出的自动电饭煲与现在人们所熟知的电饭煲有所不同,简单来说,它是有两个相互嵌套内胆的电蒸锅,操作时需要先将水倒进较大的内锅,利用加热元件把水煮沸,再通过沸水产生的水蒸气将较小内锅里的米饭蒸熟。尽管从构造上看,东芝生产的初代电饭煲存在耗材、耗电等问题,但它却如鲶鱼般搅动了日本小型家电制造业的生态,大大加速了电饭煲的升级迭代。

松下电器的技术人员坂本达之助在现代电饭煲模型的发明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58 年,东芝的双锅电饭煲已经远销海外,在日裔群体中广受欢迎。此时,坂本正在孕育一个更为宏大的商业理想,他希望「把我们(松下)的电饭锅带给世界上所有吃米饭的人」。次年,松下就向市场广而告之,他们生产了当时最先进的全自动电饭煲,目标客群是家庭主妇。这款电饭煲采用直接加热系统,将东芝的双锅简化成单锅,利用高能一体式加热元件,将浸泡在水中的大米煮成熟饭。不仅如此,这款电饭煲在设计之初还考虑到以米饭为主食的人群对于口感的追求,在购买电饭煲时会随赠一本使用指南,上面建议了不同口感米饭的最佳注水量。全自动电饭煲的出现把一部分囿于家务的主妇解救出来,使得她们可以有时间做一些兼职工作,或者投入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中。

电影《花样年华》中,众人围在整栋楼唯一的电饭煲前等待饭蒸熟。© 《花样年华》

尽管松下初代电饭煲的煮饭时间接近 40 分钟,不可否认的是,它掀开了现代厨房的关键一角。电饭煲的便利在亚洲范围内飞速传播, 1960 年代初,同样以稻谷为主要粮食的中国,向松下订购了百余台电饭煲在香港市场试水。

电影《花样年华》中有这样一幕: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住在一幢多是上海人的公寓,她的丈夫是某家日资公司的贸易代表,经常往返于日本和香港。有一天丈夫从日本带回一个电饭煲送给苏丽珍,在公寓邻居太太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应。楼中的邻居围拢到这个白色珐琅锅身和铝制锅盖的电饭煲前,看到煮饭键自动弹起的奇妙瞬间,纷纷惊呼「太方便了」,忙不迭让苏丽珍的丈夫从日本也带一个同款回来。

1980 年代,广东三角牌电饭煲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 三角牌电饭煲

这一情节恰如其分地捕捉到了电饭煲刚刚进入香港市场的时刻,当时大多数人还在使用陶罐煮饭,热能来源是丁烷气或木炭,烹饪过程中需要有人在旁看顾,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一栋楼的住户往往共用一个厨房,传统的煮饭工具不仅耗时长,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当时的电饭煲功能单一,却为家庭中负责一日三餐的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饮食习惯为电饭煲在中国小家电市场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国内家电行业的结构调整和市场的推动,电饭煲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1980 年代以前,我国家电行业发展较缓,加之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和信息传播的壁垒,对普通工薪阶层来说,购买一台电饭煲有些不切实际。直到 1980 年代中期,中国电饭煲市场才正式迎来全面增长期。

1990 年代燃气灶、电饭煲(右下角)已经进入中国城市家庭的厨房。© Sohu

改革开放后,家电行业率先脱离计划经济体制,在政策驱动下,我国积极引进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产品和技术,各种新兴家电企业不断涌现,各式各样的家用电器迅速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其中就包括全自动电饭煲。然而电饭煲价格昂贵、功能单一,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并不具备性价比,当时人们更青睐彩电、冰箱、洗衣机等大件商品,并亲切称为「三大件」,视其为迈向更有品质的生活的象征。

进入 1990 年代,中国现代化进程步伐加快,随着工作节奏变快,电饭煲省时便利的优势凸显。1990 年代末,电饭煲几乎成为家家户户厨房的必备角色,连带电热水壶、微波炉等小家电都被视为现代生活品味和时尚的标志。人们对于电饭煲的使用也不再局限于煮饭。过去 40 年间,电饭煲不断更新换代,对于被工作挤压了吃饭时间的上班族来说,只需要一个电饭煲就能实现煮饭、热菜一锅出,大大节约了时间。

继电饭煲之后,一些厂商推出了压力电饭煲,成为不少家庭标配的小家电。© Pinterest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小家电领域竞争愈加激烈。以美的、苏泊尔、九阳等为主的本土品牌不断推陈出新,从外观、功能、交互界面等方面优化升级电饭煲。国外品牌也不遑多让,为了抢夺庞大的中国市场,它们深入中国不同地区调研,力求生产能做出最符合中国人口味米饭的电饭煲。从产品结构上看,千禧年之后的电饭煲大致分为普通机械型产品和电脑型产品,前者以提供煮饭这一基本服务为主,后者则在基础功能外,增加了更多附加价值。如果说上个世纪消费者使用电饭煲是为了尽可能便捷地解决温饱需求,21 世纪之后,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则期望电饭煲能用最短的时间、最简单的操作,煮出一碗闻起来香、吃起来松软不失嚼头的好米饭。

从电饭煲的工作原理上看,想要煮出一碗好饭,最基础的要求是内锅不沾不焦、受热均匀。目前,国内的电饭煲内胆已臻成熟,不锈钢内胆和复合陶晶内胆基本可以满足煮出好饭的需求;其次是加热元件,市面上最为先进的加热方式是 IH 电磁,通过电磁线盘发出热量,可以模拟最真实的加热环境,使得米饭散发出传统真火加热的「柴火味儿」;中国米种丰富,在功能上还要根据不同米的属性设计一系列更为细分的烹饪方式。除此之外,清晰的注水刻度、简单易操作的交互界面,也会从使用情绪上左右消费者对于「一碗好饭」的评判。

黄油扇贝电饭煲焖饭。© thesilverchef

从 1956 年东芝推出世界上第一台家用自动电饭煲,到如今被广泛应用于米食文化地区的家庭,电饭煲与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呼应,也催生出越来越复杂的烹饪模式,成为厨房家用电器中不可或缺的「大将」。

1985 年,日本设计界提出「感性工学」概念,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采集和分析大数据,将情感反应量化,从消费者真实的使用体验出发设计产品。不论是初期电饭煲保温、节能、轻便的特性,还是到如今发展出烘焙、煲汤、煮粥、煲仔饭等诸多功能的焕新,电饭煲的宗旨始终指向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除了焖饭外,电饭煲鸡翅也是颇受欢迎的电饭煲食谱。© 日食记

如今,这一情感价值表现得尤为显著。2020 年初,「一颗番茄饭」的食谱在社交媒体上疯传。当有限的空间、短缺的物资、生疏的烹饪技艺等多方因素同时向生活发难,一台具有合理人机操作系统的电饭煲和一份轻而易举就能学会的菜谱,无疑是诸多失序里难能可贵的心安和保障。时至今日,在互联网社交平台小红书上,「电饭煲食谱」话题下的内容仍在不断丰富,人们踊跃分享着用电饭煲做出的戚风蛋糕、鸡腿焖饭甚至浓油赤酱的卤味,感叹人类对智能电饭煲用途的开发不及百分之一,淋漓尽致地展示着快时代下人借力产品寻求幸福感的本能。

倘若回到烹饪本身,电饭煲的多元功能无疑是画蛇添足,它无法提供颠锅翻勺的视觉享受,也无法完成需要精烹细做的菜肴。归根结底,这不是烹饪与智能产品的冲突,而是高速发展的时代与朴素生活体验的矛盾。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景只能借助一台功能日趋完备的厨房小家电来实现,或许让人无法释怀的不是「电饭煲食谱」的乏味,而是我们想好好做一顿饭的时间到底都去哪儿了。

如今,电饭煲烹饪已成为流行于年轻人之中的烹饪流派,一些日本杂志还会不定期更新电饭煲食谱。© 吱欧周

但换一种思路,繁重工作与休闲生活的矛盾日益尖锐,人们并没有一味追求效率而失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而愿意付出一定成本来换取安稳和便利。一台富有人性化设计的电饭煲,也就成了每个家庭厨房中最小单位创造幸福感的工具。

参考资料:

《Where There Are Asians, There Are Rice Cookers :How National Went Global Via Hong Kong》,Yoshiko Nakan

《How Rice Cookers Work》, Jessika Toothman

《基于情感化的电饭煲设计研究》,景宇

《国内电饭煲的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浅析》,夏婉婷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