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人才辈出,豪杰并起,无数英雄为了天下的再次统一纷纷献出了自己的智慧,武力,热血,甚至是生命。
无数英豪虽然纷纷起兵,无奈并不属于同一阵营,虽然彼此之间惺惺相惜,却也只能刀剑相向。
作为三国时期鼎立的一国,东吴为了在乱世中保全自己,甚至是争霸天下,也付出了无数英豪的鲜血。
领导赤壁之战的吴国第一统帅周瑜,享年35岁促成孙刘联盟,极力主张抗曹的孙吴智囊鲁肃,享年46岁击败关羽,夺回荆州,白衣渡江,屡建战功的吕蒙,享年41岁这些都是孙吴最宝贵的人才,也是孙权安定东吴,声震天下的根本,但是还没到吴国一统天下,他们便纷纷去世了,令天下的英雄惋惜。
他们都是为东吴奠定基业立下过赫赫战功的不世之才,超世之杰。
只可惜在巨大的时政压力下,他们殚精竭虑,并最终累死在了统一的路上
后世英雄无不为此叹息,而又无可奈何。
可是就是在这么一个乱世,却有一个超世之才一直得不到重用,甚至在大家都认为他会被封为丞相的时候,孙权却对他视而不见。
这个人就是——张昭
张昭,这个被孙策称为叔叔,被吴国太嘱托照顾东吴时政的不世之材,却得不到孙权的重用,晚年甚至直接不再参与政治,闲赋在家,无聊到只能著书立说。
在当时那个情况,那个强敌环绕,稍有不慎就会万劫不复的时代,三国的统治者为了争夺人才都火拼到了白热化的时候了,而孙权又并非昏君,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代明君,为什么他会对自己拥有超世之杰的叔叔视而不见呢?
虽然后世对此非常惋惜,甚至扼腕痛惜,痛心疾首,可是还是不能改变当时的事实
通过通读史书,小编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原因若有不足,希望大家能在评论区多多补充):
1.张昭力主降曹,只保全大局,而不顾及孙权感受据三国志记载:赤壁之战时,张昭持主降论,后孙权称帝时归功周瑜,张昭正欲赞颂功德,孙权直言,当年如从张公之计,今日恐已乞食,以致张昭惭愧难当。
赤壁之战时,东吴诸位将领都畏惧曹操的强大,纷纷主张投降,张昭自然也不例外。
为此,孙权也非常犹豫不决
就在孙权犯难的时候(不管是谁,这时候估计都会犯选择困难症),鲁肃站了出来,力主抗曹。
鲁肃的原因很简单:如果降曹,鲁肃作为一位士大夫,还可以通过国家的考试成为公务员,再不济也可以罢官回家成为一位士绅。
可孙权作为孙权的统治者,甚至可以称为是一位国君,如果投降,肯定会成为众矢之的,被曹操软禁甚至是杀害。
而且在当时还有先例:董卓杀少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有这些情况在,孙权不得不担心自己的处境
据后是某些史学家包括教授认为,这可能是孙权记恨张昭的一个原因
2.孙权极度重情重义重情的人往往多疑,孙权也是如此
虽然早期的时候,面对强敌的压力,东吴可以做到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可是人都是会变的,特别是一个人隐忍了这么多年的时候,总有一天,他会爆发出来
就如同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甚至为吴王亲尝粪便,都是为了灭亡吴国。
可当他灭亡无果之后,却来了个“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孙权的早期经历和勾践极为相似,甚至后是有人评价孙权有“勾践之奇”
孙权的隐忍能到什么地步?
就在刘备,曹丕相继称帝的时候,孙权却无动于衷,甚至向曹丕称臣。
而作为和曹操作战过的一国之主,孙权为何要做到如此地步?
因为当时孙刘联盟已经出现裂痕,襄樊之战使得孙刘联盟的关系到了破裂的边缘
而北方的曹魏却有对他们虎视眈眈
在此时此刻,孙权一旦称帝,恐怕会引来蜀汉和曹魏的双重进攻,谨慎如孙权,当然不会冒此风险
3.张昭敢于直谏,性格刚直张昭这个人,曾经被孙策嘱托后事:如果孙权不能保住江东的基业,那么张昭就取而代之,带领剩下的人回到江西老家。
而吴国太,也就是孙权的母亲,也在临死前嘱托张昭,要他管教孙权
由此可见,张昭和孙权的关系,就像蜀汉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只不过孙权比刘禅更有才能罢了
诸葛亮对蜀汉尽心竭力,然而死后的数十年里,刘禅却下令禁止为诸葛亮立生祠,甚至在民间和文武百官的多次上书禀奏下,仍然不听从。
最后实在无奈了,才不得不为诸葛亮立了生祠
孙权也是这样,虽然张昭对于他而言是一个就像父亲一样的人,但是在政治上,他们仍然是君臣关系。
张昭一点也不顾及孙权的面子,孙权就算表面上不能说什么,心里也肯定是不爽的
就像唐朝的唐太宗与魏征
虽然唐太宗是一代明君,甚至可以说是一代圣君,但是唐太宗还是对魏征非常不爽。
话说有一天唐太宗下朝后怒气冲冲,边走边骂:“这个田里的庄稼汉,我一定要杀了他!”长孙皇后听了很奇怪:“谁啊,居然还敢惹陛下这么生气?”
唐太宗怒气不解的说:“天下还能有谁能让我们这么生气?不就是魏征咯!这家伙每次都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跟我顶嘴,这不行那不行,搞的我非常不自在。”
长孙皇后一听,连忙退到一边,将盛装朝服穿了起来,恭恭敬敬的站在庭中。
唐太宗非常奇怪,问她:“皇后,你这是做什么呢?”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明君手下出贤臣,昏君手下出小人。现在陛下您有魏征这样的好大臣,正说明陛下是贤君,他才敢直言不讳啊。我当然要恭贺陛下了!”
而孙权也是这样的,当然这些只是小编参考各位历史学家以及史料后得出的猜想,历史真相究竟如何,我们便不曾得知了
因篇幅原因,今天的故事就分享到这里了
无奈小编笔墨尚浅,无法将各种精妙一一说尽,还请评论区大神指点
今天的内容介绍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关注我,了解更多资讯欢迎大家在屏幕下方留下宝贵意见
废青工作室与您下期不见不散
部分图片自网络搜集 侵删
文:小昭
审核:梦愚编辑
文献参考:《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