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坛:从皇家坛庙到市民公园

灏宇说历史 2025-02-17 19:38:04
北京有五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和先农坛。顾名思义,分别祭祀天地日月山川,五坛分别位于北京城的四个方位,南天坛、先农坛、北地坛、东日坛、西月坛。 地坛又称方泽坛,它与天坛南北呼应,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地皇家坛庙,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自1531年至1911年,先后有明清十五位皇帝在此连续祭地竟长达381年。1923年被黜清帝溥仪首次开放地坛,1925年改名“京兆公园”,1928年又改名“市民公园”,之后逐年荒废。新中国成立后多次修缮。1957年改名“地坛公园”。现有相对完整包括复建的古代建筑有“皇衹室”、“方泽坛”、“斋宫”、“钟楼”和“神马圈”等。 🍀图1、2,1928年和2025年的地坛牌楼。民国时期的牌楼依然用的是上好的木材。 🍀图3、4、5、6,地坛“皇衹室”。明清两朝供奉“皇地衹神、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和五陵山神位之所。 🍀图7、地坛内的“方泽坛”。 🍀图8、9,1928年和2025年的“方泽坛”。 🍀图10、11,1928年和2025年“方泽坛”内的游人。 🍀图12、14、13、15,分别为1928年和2025年的“方泽坛”内石牌坊。 🍀图16、1928年,游客在“方泽坛”石牌坊旁。 🍀图17、18,1928年和2025年的地坛钟楼。1956年因年久失修拆除,2000年复建。

0 阅读:0
灏宇说历史

灏宇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