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老照片

灏宇说历史 2025-03-22 17:02:55
🍀天安门,明朝名为承天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上悬匾额“承天之门”,乃皇城最南的城楼。清顺治八年(1651年),依明貌重修战火中被损毁的承天门,改名“天安门”,上悬挂木质匾额“天安之门”,取“受命于天,安邦治国”之意,天安门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天安门前有金水桥、桥南北各有一对威仪的石狮子,镇守大门。天安门南北各有一对华表,南侧一对华表雕刻有盘龙和瑞兽,瑞兽面南朝向宫外,被称“望君归”,望帝早归,不要沉迷世俗的享乐;北侧有一对华表,面向宫内 瑞兽被称“望君出”,警示皇帝要多微服私访,实地考察,关心百姓疾苦。石狮子、华表和金水桥均为汉白玉材质。 🍀天安门城楼大殿坐北朝南,东西面阔9间,南北进深5间。取“九、五”之数,隐含帝王之尊,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天安门是明清两代举行重大典仪之地,最隆重的典仪是“金凤颁诏”。凡遇皇帝登基、册立皇后等重大庆典,都在此举行颁诏仪式。另有皇帝大婚、将领出征祭旗、御驾亲征时祭路、刑部秋天提审要犯、殿试公布“三甲”(“金殿传胪”)等重大仪式也都在此举行。 🍀天安门于清康熙年间大修过一次;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数次修缮和大修。城楼的高度以及华表、石狮子的位置都做了相应的变化。 🍀图1、2,城楼、华表和石狮与百年前相比位置也有变化。 🍀图3、华表和长安右门。 🍀图4、5、6、7、8,天安门前石狮和汉白玉金水桥栏杆。 🍀图9、城楼、金水河及长安左门。 🍀图10、11,天安门及前广场。 🍀图12、13、14,1900年八国联军(印军锡克教士兵)在天安门广场前。 🍀图15、16、17、18,天安门城楼和华表和金水桥。

0 阅读:2
灏宇说历史

灏宇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