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掉行动力的秘诀:我痴、我见、我慢、我爱
枫儿的
2025-02-23 15:03:08
这是我读《图解六道轮回》得到的启发。
[星R]“我痴”就是无知,或者说“自以为知道,其实不知道”。
大概5年前,我处于“过度迷恋认知”的阶段:觉得很多观点和大咖一致,就和他们一样优秀了,做任何事都能立刻得到正反馈。
现在想想,真是无知。那些顶尖高手,都是在某个领域深耕了很多年,突然等到一个机会,才厚积薄发的。
我和他们的差距真的是“顶级认知”吗?是也不是。能够意识到这一点,确实是一种认知。但更重要的是——拥有“持续做一件事”的毅力,就能淘汰很多人了。
[星R]接下来是“我见”。佛教认为,我们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幻象,不是永恒不变的实体。
就拿“情绪”来说,我有时候也会觉得心烦,不想写笔记。但我不会揪着这种情绪不放。我会告诉自己:它或许不是真实的,就先写个5分钟,5分钟后还很累就不写了。
奇妙的是,每次磨完5分钟,我就会进入状态,反而就不想停下来了。有负面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断放大这种情绪,纠结了老半天。
有些东西,你一旦开始放手,它就是虚无的。
[星R]再一个是“我慢”。就是傲慢,缺乏谦卑之心。在我看来,这其实是《深度关系》里的“全能自恋”。
以前我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人,骨子里却十分自恋。最典型的表现是,我发了一段时间笔记,只有一两个赞,就觉得是平台限流,或者认为:只有那些哗众取宠的内容才有人看,用心做的内容根本没流量。
但是,既然我自诩为普通人,这意味着什么呢?那些头部博主都还没退休,他们照常发布内容。
而我作为一个新手小白,某种程度上,就是跟他们在PK,不付出更多行动,不吃更多深度思考的苦,怎么可能看到一点点曙光呢?
[星R]最后是“我爱”。就是时时不忘自己能得到什么好处。
大学刚毕业参加工作,我做任何事都会想:领导会不会给我加工资?同事会不会高看我一眼?这就是典型的向外求。
但是做自媒体,我更注重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得到了哪方面的提升?
做自媒体前,我是体制内的语文老师,那时我没有什么用户思维,毕竟是平台发工资嘛。
做自媒体后,我就得思考:大家在网上都是陌生人,别人凭什么会被我的笔记吸引?凭什么会认可我?思考问题的角度完全变了。
总之,从20岁到30岁,我的心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阅读功不可没。它重塑了我的思维方式,让我变得更加勇敢、笃定、从容。
我的笔记正在传递的也是这些能量,共勉!
0
阅读:44
鹅吃菱
在小红书上看了很多博主,你的文章内容有深度,看得出你是一位有积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