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85后女领导的反思:啥才是工作能力强?

乐松看职场 2025-03-05 00:12:08
部门有个95后的姑娘,在我看来工作还是很优秀的,踏实努力,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执行力高! 可是只要站在台上或公开发言,就开始声音发颤、眼神闪躲,和白天部门会议上条理清晰部署任务的她,仿佛是两个平行世界的人。 老板对她的评价“亲和力有余,权威感不足”! 直到某次竞标现场,甲方负责人打断她的演示:小姑娘,你们公司是没人了吗?我赶忙救场,最后虽然完美enging。 但那一刻我顿悟了:女性在社交场上的弱势,往往体现在语言漏洞,并渗透到其他方面。 - 1️⃣职场有气场,先杀死“解释型人格” 新人或年轻人最致命的习惯,是下意识用语言给自己上枷锁。 - 方案汇报前加“可能不太成熟” - 被质疑时先说“也许我考虑不周” - 布置任务时用“麻烦大家啦” 这些看似谦逊的表达,实则在削弱话语的重量。记得我第一任女高管的会议记录——她全程使用短句:“需求明确三点”“数据支撑决策”“周五18点前同步结论”。 ①删除所有不确定词汇(大概/或许/可能) ②每句话以动词开头(需要/建议/执行) ③前置结论再展开(把“因为数据上涨所以…”改成“数据上涨12%,证明策略有效,因此…”) - 2️⃣职场有底气,建立“3秒防御结界” 急于接话是女性在高压沟通中的通病。曾因急着回应客户质疑,脱口说出“这个板块我们确实没考虑到”,导致项目被砍预算20%。现在的我,会在对方提问后做三件事: ①用点头+记录动作填补沉默(切忌眼神闪躲) ②复述问题核心:您关注的是成本投入对吗? ③结构化回应:从三个层面保障项目效果:第一…第二… 随身包里带本皮质笔记本,不是为了装样子,而是在思维卡顿时,低头写关键词的3秒钟,足够重组逻辑线。 - 3️⃣职场有套路,驯服“情绪触发器” 相亲局曾是我尴尬的噩梦。对方会提问:“你月薪多少?”“父母做什么的?”早期的我会老实回答,直到学会“话题返抛”: ①平移焦点:听起来你很关注职业规划 ②反向设问:你对伴侣的职业发展有什么期待 ③模糊应答:我在商业地产行业,听说你上周去徒步了 这套话术的精髓:永远不让自己处于被审视的位置。当对方抛出冒犯性问题,一个得体的反问比老实交代更有力量。职场亦是如此,反向思维,有时更易拖你出泥潭! - 职场的气场,从来不是音量压制或姿态高傲,而是精准控制每句话的信息密度与情绪含量。 当你说出的每个字都经得起慢速回放,这个世界自会给你让出主场。 记住: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

0 阅读:4

评论列表

bonnie

bonnie

2
2025-03-07 10:03

这本书我去年看了

時雨

時雨

2
2025-03-07 10:25

这本书我也有

甜味小仙女

甜味小仙女

2
2025-03-07 11:05

“温柔要有,但不是妥协”说的太好了

被404的号

被404的号

1
2025-03-07 09:36

发型真好!!每天怎么打理?

乐松看职场

乐松看职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