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墓门,罕见的“男子启门”
坚持走路
2025-03-11 15:55:17
P1-4,龙门博物馆
P5,山西博物院
【P1-3,墓门】
宋代
93.9cm x 70.1cm x 13.7cm
在很多古代墓室壁画中,经常出现一幅名为《妇人启门图》的壁画。
《妇人启门图》的历史非常悠久,从东汉开始,这样的壁画就经常出现在很多墓室、墓祠之中,以各种墓葬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砖雕中最为常见,在宋代和金代则非常流行,画面内容也极其相似。
这些《妇人启门图》几乎全都是画在墓门之上,所以也因此而得名,画中的人物形象也大体相似:两扇墓门,其中一扇墓门半开半掩,一名妇人从门缝中探出半个身子,正在朝门外观望。
尽管这些画面的内容都比较简单,但却给人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感,因为这些妇人的形象几乎全都出现在墓门之上,所以画面也会让人觉得有些“阴森”,但实际上这些画面都有一些特别美好的寓意。
而学者梁白泉先生则认为,这些画很可能反应的是人们对神仙道术的追求,同时也体现出墓主对墓地安全的考虑;学者郑滦明则认为,这些画很有可能画的是墓主人的姬妾或者婢女,表达出墓主人希望在自己离世后,姬妾和婢女还会继续服侍自己的意愿。
日本学者土居淑子则认为,这些《妇人启门图》是表现神话人物开启冥府大门,引导死者升入仙界的意思。
但也许这样的解释更加合适:东汉末年瘟疫肆虐,很多人失去性命,东汉末年至魏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也最苦难的时期,同时也是贫苦百姓最需要精神寄托的年代。
汉末道教文化开始兴起,到魏晋时期已经非常盛行。道教不断宣传“降妖除魔”,同时黄老之术盛行,西王母在汉代被认为是升仙之门的掌管者,而《妇人启门图》中的妇人就是西王母身边的侍女,见到这名侍女,就能见到西王母,逝去的人便能升仙。
宋金以来妇人启门图比较常见,此类男子启门图案比较罕见。
无独有偶,2012年4 月,在山西阳泉市东村抢救性清理了一座砖券攒尖顶元代壁画墓(P5)。其中西北壁为男子启门、侍酒侍乐尚食图。
此种变化在济南市历城区埠东村元代壁画墓亦可见,是蒙汉文化交融的一种反映。
(文字来源于网络)
0
阅读:36
可口可乐忽
请问有没有这种画的图呢。
圈
有没有可能,这也是个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