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疐青铜鬲,滕小国成为善国的治理之路
坚持走路
2025-03-13 16:37:15
【疐(zhi)青铜鬲】
西周
1982年3月姜屯镇庄里西村出土
侈口圆唇,两立耳,束颈,鼓腹,分裆,三柱足。颈饰一周三角云纹。
口沿内壁铸铭文十一字:疐乍(作)宝尊鼎,其万年用郷(享)各。
庄里西遗址东南约2公里处,即为滕国故城,如今古城墙依稀可见。此处占地极小,考古发现,故城周长仅几公里,但其文化价值极高,孟子曾在此讲学,滕文公问政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滕小国”,典故出自《孟子》——“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滕国不仅都城小得可怜,整个国土面积也很小,“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也就是说东拼西凑,方圆才五十里。
滕文公所处的战国时代,大国称雄争霸、弱肉强食。滕文公还是滕世子(古代诸侯的嫡长子)时,就苦心寻求富国强兵之道。
有一次,滕世子出使楚国,路过宋国时听说孟子正在宋国,于是赶紧登门拜访。初次见面,孟子跟滕世子没有聊细枝末节的问题,而是开门见山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方向——“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就是说,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并用尧舜的言行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孟子的思想引发了滕世子的思考,更是对其内心产生了冲击,因为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北有齐国、南有楚国,都对滕国虎视眈眈。
于是,滕世子从楚国归来后,很快又专程拜访了孟子。
滕世子对孟子所言有些怀疑,这让孟子有些生气,他说:“世子不相信我的话吗?天底下的真理就只有这么一个罢了。”然后讲了颜渊、周文王等古人的故事,以论证自己的观点。随后,孟子又鼓励道:“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孟子这一次给滕世子提供的治国方案就是——滕国虽小,但只要实行仁政,照样可以治理成为一个善国。
这一次的谈话让滕世子对孟子的思想有了信心,以至于在他父亲滕定公去世时,首先想到的是派大夫专程请教孟子如何办丧事。
孟子对滕世子建议,行齐衰葬礼,为父亲守孝3年。此事实行起来一波三折,朝中百官最终由集体反对改为大加赞赏。这被称为善国治理之路的开端。
孟子这一次给滕世子提供的治国方案就是——滕国虽小,但只要实行仁政,照样可以治理成为一个善国。
这一次的谈话让滕世子对孟子的思想有了信心,以至于在他父亲滕定公去世时,首先想到的是派大夫专程请教孟子如何办丧事。
孟子对滕世子建议,行齐衰葬礼,为父亲守孝3年。此事实行起来一波三折,朝中百官最终由集体反对改为大加赞赏。这被称为善国治理之路的开端。
滕州博物馆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