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相信大多数网友第一反应就是 父母不断给孩子提“缺钱”。
比如,家里穷,父母赚钱难,不要买太贵的东西,不要乱花钱……
大家之所以这么想,其实很正常,因为受文化传统影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以前的时候,我虽然很讨厌妈妈喋喋不休的叨叨,但也没觉得妈妈这种教育方式没什么不妥。
所以,直到工作赚钱了,在钱上也很节约。
比如,家里装了空调,天气不热到受不了就不会开;
看到商场里稍微贵点的衣服,连试穿的勇气都没有;
上下班宁愿多换乘几趟公交,也不舍得打一次车,哪怕遇到恶劣恶天气……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我有了女儿。
成为妈妈后,我开始阅读大量有关家庭教育的书籍,当然也看了很多培养孩子财商的内容。
这时候我才发现,自己这种”节约“的习惯其实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也是缺乏自信、自卑的表现。
其实,父母与孩子谈钱并没有什么不妥,但与孩子谈钱谈的应该是”钱的知识“,而不是给孩子”哭穷“。
巴菲特曾说:“有些父母等到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才和他们谈论理财,实际上从幼儿园开始就要教他们开始理财”。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明白,与孩子谈钱要趁早,从小培养孩子的金钱思维模式,让孩子从小学会理财,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钱财——“一不哭穷,二不炫富” 从小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