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庙记(节文)》 我(诸葛亮)亲身在南阳的田间耕种,后来承蒙刘备到草庐拜

书竹随心过去 2025-03-24 10:01:21

《黄陵庙记(节文)》 我(诸葛亮)亲身在南阳的田间耕种,后来承蒙刘备到草庐拜访,我势难拒绝,考虑到他的事业,觉得此事可行,于是我们情谊日益深厚。后来一起率领军队奔赴蜀地,途中经过黄牛峡,看到这里江山壮丽,乱石高耸仿佛要冲向天空,惊涛拍打着江岸。江中的巨石聚集在一起,高大险峻,形成三座山峰。这里的江水能够得到治理,河道顺畅,若没有神灵辅助大禹,光靠人力怎么能做到呢?我漫步四处观赏,看到江左边的大山陡峭如壁,山林峰峦如画。仔细看那大江边重重石壁之间,有一尊神像显现出来,鬓发胡须、衣冠服饰,就像彩色画一样逼真。前面竖着一面旌旗,右边停着一头黄色的小牛,仿佛还保留着监督工程、开导治水的样子。古老的传说记载,黄龙帮助大禹开江治水,历经九年大功告成,看来确实不假。可惜的是,庙宇已经荒废,让人叹息。神灵有功,帮助大禹开江,不用借助人力开凿,还能让船只顺利通行,应当在这片土地上享受祭祀。我重新修复庙宇,重塑神像,把它命名为“黄牛庙”,来彰显神灵的功绩。 《诸葛武侯庙记》 上天厌恶汉朝的德行,使它的国脉断绝,百姓陷入苦难,天下动荡不安。武侯(诸葛亮)顺应时代而生,一心想要拯救天下。当时,曹魏奸佞、东吴轻慢,他尚未找到可以托付身心的明主,便在南阳隐居,安心等待。直到刘备三顾茅庐,虽然时机稍晚,但当时各路豪杰已初步形成势力,正是需要他大展身手的时候。于是他辅佐刘备,成就一番大业,根据山川形势划分力量,与水势相配合,在万里土地上谋划布局,就像巨龙一样。他想要先吞并咸阳、长安,再控制黄河、洛水流域,辅佐中原,翱翔于天际,然后像驱赶鱼群一样征服东吴,让天下安定。然而伟大的功勋还未完成,上天却夺走了他的生命。他的至诚之心长存,如日月般闪耀;他的壮烈气概未消散,长久化作风雷。英雄们为此痛心了六百年啊! 唉,凭借武侯的才能,又有知遇之人的托付,虽然土地狭小,但他凭借勤俭节约使百姓富足,士兵虽少却训练有素,让国家强大起来。魏武帝曹操去世后,晋宣帝司马懿根本不是他的对手,然而武侯多次兴兵却未能收复中原。有人说他不擅长奇谋,可他打仗时杀敌取胜从未失手;有人说他粮草供应不上,可他屯田的策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曾经思考过这些问题,探究其中的根源。百姓是根据统治者的德行来归附的,安抚他们就会得到民心,虐待他们就会失去民心。民心一旦被安抚,就不能让他们忘记;一旦失去民心,就很难再让他们归附。当汉朝国运衰落,汉哀帝、汉平帝并没有过错,王莽却想凭借外戚的恩宠制造符命,用威势胁迫、用神迹打动百姓,想要让他们忘记汉朝,可最终也没能成功。等到汉高祖、光武帝的旧德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被人淡忘,汉桓帝、汉灵帝的暴政毒害百姓,深入骨髓,武侯想要在末世复兴汉室,用忠义来开导百姓,想要让他们思念汉朝,同样也没能成功。 假如武侯奉君主之命,向天下宣告:“我起兵不是为了偏袒刘氏宗族,只是为了拯救百姓。曹氏对你们有利吗?那我就辅佐曹氏;曹氏对你们有害吗?那我就铲除他。”让遭受曹魏暴政压迫的百姓真心感动,然后整顿军事,等待时机,以正义之师长驱直入,那么咸阳、洛阳平定下来也并非难事。可为什么在这天下为公的时代,却要强迫人们心存私心呢?这样做,就像用武力去争取,对方心里却并未信服,辛勤努力却没有收获,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啊!由此可知,那些想要成就经世济民大业的人,如果不能审时度势,顺应民心,却想获得成功,我是不相信的。可惜他空有才华,见识却有所欠缺。我把这些写在武侯庙中,等待有见识的人来评判。 唐贞元十四年七月十五日 记 《诸葛武侯祠堂记》 我(裴度)曾经研读汉朝历史,仔细探寻往昔的贤能之人,有的秉持侍奉君主的气节,却没有开创国家的才能;有的懂得立身之道,却没有治理百姓的方法。这四者都具备,并且能够同时施行的,大概就是

0 阅读:0
书竹随心过去

书竹随心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