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这个人有才能,尤其是军事才能。但是他手里没有军队,没有军队就迟滞了韩信的才能发挥和施展身手的机会。 韩信在淮阴城仗剑而行,也是他的孤独而行的。几乎没有什么朋友。淮阴恶少欺负韩信的时候,没有人出头替韩信仗义执言就说明了这个问题。 所以,韩信跟项梁创业,无所知名,无人待见,跟现在这个“钱”世界是一个样的,所以默默无闻,人家谁会相信一个光棍。 谁不想跳槽到好一点的地方去? 此事古今同理,应该是不难理解的。 韩信跟项羽一起两三年的时间。地位没有升级。倒是把项羽看透了。 知道项羽的成就,是兔子的尾巴。 反过来在项羽与刘邦的斗争中,韩信看中了地痞似的起于平民的刘邦。 项羽是贵族,韩信至少也与贵族沾上了光的。项羽和韩信都读书,而且有大量的时间读书,项羽仅仅是读得不太成功,韩信却是饱读兵书的,而刘邦却不读书。 但是刘邦会得人! 一个底层的秦朝官吏,一个亭长居然能拉起一只军队,十分轻松的啸聚一帮人把沛县县令杀了,然后驰骋沙场。 沛县附近前后左右都成了刘邦的人,而且死心搭地地追随刘邦。 刘邦一出道,韩信也出道。 都反秦,目标一致。 刘邦投项梁的时候。 韩信也在项梁收下干。 刘邦有军队入股,项梁给刘邦几千兵,十几个将军,让刘邦回去打雍齿。 韩信没有军队入股,单身匹马地仅仅给项梁打工。 这就是刘邦能得人的基础和原因,也是刘邦与韩信的差异。 刘邦可以当盟主,而韩信就只能是军事指挥员。 项梁死了,项羽接手。 楚国君臣内乱,重新洗牌,势力几乎没有项羽的份了。 刘邦与项羽同时在楚怀王手下干。但是刘邦的待遇要比项羽好。 当时有三只军队,一个陈胜的余部吕臣,一个是项羽,一个是刘邦,这三只军队都是入股的。吕臣的军队给陈胜报仇,项羽叔侄的八千子弟,刘邦的沛县集团。 秦军围巨鹿的时候,刘邦走南路,吕臣留中央,项羽辅助宋义北援赵国。 众所周知,项羽杀了宋义。韩信当然有也看到了。从此,项羽成了军事暴发户,威加海内,成了盟主。这些都是韩信看到的,亲身体会过的。 他当然就知道,项羽与刘邦的长处和短处是具有转化机会的。 居然项羽不代价韩信,韩信就走为上计。刘邦被封成汉中王后。刘邦忍辱负重地到巴蜀去了。 韩信一看,这个家伙能成大事。自己的事业可以依附于此人得到实。 韩信就跟着刘邦走上了千里栈道了。 刘邦到巴蜀,项羽给了三万人,刘邦的粉丝慕名而来的有一万多。 浩浩荡荡地,刘邦去南郑做汉中王了。 问题是,巴蜀不是个好地方。 吕不韦被秦王嬴政发配到巴蜀,后来的淮南王刘长也是被发配到巴蜀。 显然,这地方不是什么天府之国,流放罪犯的地方。 后来韩信见到刘邦后第一句话就是,此乃“左迁”也。 韩信与大家一起跟着刘邦大军望西浩荡而来。煮饭的灶是一天比一天少。四万军队一路走下来,跑了一万多。当官的有跑了不少。这些人跑得刘邦都不在乎了。 韩信后来也犯法了,遇到了夏侯婴滕公。韩信说老板不是要打回关中去吗?为什么要斩我这样的壮士—— 韩信先声夺人,把滕公给忽悠住了。滕公果然就报告了刘邦,刘邦还是表示了一点重视,仅仅是没有高度重视。给了韩信一个同级于项羽手下的官职。主管后勤保障,在萧何手下分发粮食草料供应。 这样,萧何与韩信在工作上就必须有往来了。萧何逐渐地知道韩信肚子里有干货,而且独一无二。 萧何几次推荐了韩信,刘邦都没有高度重视。 韩信觉得再刘邦是不可能了。 而刘邦也觉得韩信在项羽手下混了三年之久,居然没有得到点封赏,能有什么能耐。没?所以“未之奇也”。 萧何知道韩信的。 萧何就想如何才能让刘邦高度重视韩信。 那就演一出戏吧! 刘邦的部下,天天都朝家的方向跑,这些东方来的人,过不惯西方的生活,加上又思念老家,所以要回去。 刘邦都挡不住,任其自然了。 刘邦是高度重视萧何的。没有萧何,刘邦就玩完了。 大概就是,萧何让韩信跑,萧何如果跑了,刘邦就回着急,就回高度重视萧何的意见。 韩信本来就是要来捞个平台上的。怎奈刘邦就是不开窍,滕公说了,韩信是壮士,萧何说了韩信是天子奇迹才。 那么,在刘邦看来,证据呢? 可以思想这东西,没有实物来佐证,实在是不年让人信服的。 韩信那么厉害,为什么在项羽手下没有封侯7至少来个关内侯也可以呀! 刘邦就是不相信。 萧何跑了,刘邦“如失左右手”。 过了几天,萧何回来了。刘邦大怒大喜,说你为什么要跑? 萧何一口咬定说是追韩信去了。 刘邦怕再出这样的事,怕萧何再跑,就看在韩萧何的面子是,让韩信做了大将军。反正这一天天地都在等死,不如死马当活马医。就拜韩信当个大将军。 万一萧何的推荐是对的,死棋就变成了活棋。 众所周知,萧何合计韩信给刘邦挖坑,拜韩信为大将,说明了萧何当得起大汉朝第一功臣。 后来,韩信出事,刘邦连萧何都给逮到牢狱里去了。
韩信这个人有才能,尤其是军事才能。但是他手里没有军队,没有军队就迟滞了韩信的才能
刘一千五
2025-03-26 00:06:27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