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3年,蓝玉被朱元璋处死,还连累15000余人。行刑前,蓝玉指责朱元璋:“跟我亲近的人你都全杀了,为什么唯独放过他?”朱元璋不屑地笑着说:“你怎么能与他相比。” 1393年的时候,蓝玉被朱元璋给杀了,还连累了1万5千多个人。要砍头前,蓝玉冲朱元璋吼:“你把我身边的人都杀光了,为啥就放过他一个?”朱元璋冷笑一声,瞧不起地说:“你哪能跟他比啊。” 1393年那会儿,大明朝的老大朱元璋坐稳了江山,可心里头老是疑神疑鬼的,谁都不信。他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就开始对那些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动手,特别是那些带过兵、打过胜仗的大将。这一年,蓝玉这个为大明拼过命的大将军,也倒霉地撞上了这场大祸。蓝玉是明朝刚开始那会儿的一个大将军,他在打蒙古、平定云南这些战斗中,立了好多大功,朱元璋特别信任他。不过呢,朱元璋当皇帝时间一长,就越来越怕别人抢他的权力,对那些有功的大臣就越来越不放心。蓝玉因为权力太大,就成了朱元璋心里的一块大石头。最后,朱元璋说蓝玉想造反,就把他给抓了,还判了死刑,一下子连累了15000多人。 到了杀头的那天,蓝玉站在刑场上,眼看着刽子手就要动手,心里那叫一个憋屈。他朝着朱元璋大声问:“皇上,你咋能这么对我呢?跟我关系好的你都给杀了,为啥就放过俞通渊那小子?”他说的俞通渊,就是在蓝玉这事儿里没被牵连的一个大臣。朱元璋听到蓝玉的质问,嘴角轻轻一笑,带着点瞧不起的意思说:“你咋能跟他比呢?” 俞通渊啊,他是明朝开国时候的大将俞廷玉的儿子。俞廷玉和他那三个儿子俞通海、俞通源、俞通渊,在朱元璋建明朝那会儿,可是帮了大忙了。1354年,俞廷玉带着三个儿子在巢湖搞了个水寨,成了那一片儿的水上大佬。到了1355年,俞廷玉主动投靠了朱元璋,这样一来,朱元璋在水上的战斗力就大大增强了,他的军队变得更加厉害。 俞家父子在战场上那可是战功赫赫,特别是龙湾之战和鄱阳湖大战,俞通海可是立下了大功。就说鄱阳湖之战吧,俞通海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朱元璋,让他躲过了张定边那致命的一招。朱元璋心里一直记着俞家父子的忠心耿耿和立下的功劳,所以,就算是到了蓝玉案那么残酷的政治斗争,俞通渊的性命还是保住了。最后,蓝玉在朱元璋无情的目光中走完了自己的一辈子,而俞通渊呢,他被特别放了出来,可以回家养老了。蓝玉问朱元璋为啥这样,朱元璋说:俞通渊能没事,是因为他和他老爹对朝廷忠心耿耿,立了大功,让我觉得很放心。这种放心,是你们蓝玉这些人比不上的。蓝玉案是明朝历史上的一场惨剧,它让人看到了权力游戏里人性的复杂多样。朱元璋多疑,害得好多忠臣良将都落了个凄惨下场,可正是这些忠心耿耿的人,给大明王朝打下了江山。俞家父子因为忠心,才能在那一场场腥风血雨中活下来,成了历史上少有的闪光点。这也许就是说,君臣之间得互相忠诚和信任,这样政权才能稳当。
公元1367年,一代枭雄张士诚兵败被俘,朱元璋问张士诚:“咱一直想问你个事儿啊,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