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创始人:张伯苓先生
福美评过去
2025-03-27 15:18:07
张伯苓(1876年4月5日-1951年2月23日),出生于天津,名寿春,字伯苓,以字行,中国近代教育家,南开大学创始人、校长,西方戏剧及奥运会的最早倡导者,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
1904年,在严修的支持下,张伯苓成立了“私立中学堂”。
1910年,张伯苓创立了中国最早的运动会,华北运动会,被公认为第一届全国运动会。1917年秋赴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次年回国,着手筹办南开大学。
1923年,创办南开女子中学。
张伯苓提倡教育救国,办学方针注重理工科教育。
1924年,他创办“中华体育协进会”,为国际奥委会认定为中国最早的奥委会。
1928年,张伯苓又兴致勃勃地在女生校舍对面建筑小学校舍,设立了小学部。
在兴建和完善女中和小学之后,张伯苓分别于1927年和1932年创办了南开经济研究所和应用化学研究所,从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南开教育体系。
1936年迫于抗战形势的紧要和南开学校的生存发展,张伯苓亲自入川,在巴渝大地的嘉陵之津先后购地800余亩,创办了被千百万重庆人赞誉为“人才的沃土,院士的摇篮”的重庆南开中学。
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开被日军飞机炸成废墟,大学部先迁长沙,继迁昆明,与北大、清华合组成西南联大,张伯苓任校委会常委。
1938年7月,张伯苓任国民参政会副议长。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45年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
1946年6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1948年6月被迫出任中华民国的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不久辞去,避居重庆,深居简出。
苦闷之中的张伯苓并没有被学生忘记,周恩来给自己的老师捎来一封短信表达挽留之意。
1949年11月底重庆即解放,张伯苓婉拒蒋介石赴台要求而留守大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伯苓致电周恩来表示祝贺,称赞人民政府的各项政策。
1950年5月,从重庆到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欢迎。
张伯苓回到天津后,天津市长黄敬曾给予关照,但在南开校庆典礼时被婉拒参加。
1951年2月23日在天津病逝。
2004年4月10日在天津元宝山庄生命纪念公园建立了张伯苓纪念园。
致敬张伯苓先生!缅怀张伯苓先生!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