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从隆中对开始,他就错了 三国时期,诸葛亮是一位

爱吃凉拌菜 2025-03-28 16:01:20

诸葛亮为何没能统一三国?毛主席:从隆中对开始,他就错了

三国时期,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被后人尊为“卧龙”、“武侯”。他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为兴复汉室,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也充满了悲剧色彩。他的一生,也是一部三国史的缩影。

诸葛亮的战略思想,主要体现在他与刘备初次会面时的谈话内容,即著名的“隆中对”或“草庐对”。这是刘备集团日后行动的指导方针,为刘备集团三分天下指明了方向。隆中对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条:跨有荆、益,即先占据荆州和益州,作为立足之地。结好孙权,即与东吴结成同盟,共同抗衡曹魏。天下有变,即等待时机,发动反攻,一统天下。

隆中对的战略思想,无疑是高瞻远瞩,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可行性。它符合当时的形势,也符合刘备的实力。 它为刘备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目标,也为刘备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路径。隆中对的战略思想,也得到了刘备的认可和执行。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先后占据了荆州和益州,与孙权结成了湘水之盟,等待了天下有变的时机,发动了北伐的战争。刘备的一生,也是按照隆中对的战略思想,一步步走来的。   然而,隆中对的战略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和缺陷。它没有能够预见到一些变化和风险,也没有能够解决一些问题和困难。它没有能够帮助刘备和诸葛亮实现他们的最终目标,即一统天下,兴复汉室。隆中对的战略思想,也被一些人批评和质疑。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毛泽东主席。毛主席曾经说过:“从隆中对开始,他就错了。”

毛主席为什么说诸葛亮从隆中对开始就错了呢?他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毛主席认为,同时占据荆州和益州并不是明智之举,因为这两地相隔甚远,而蜀汉兵力本就不多,加之缺少良将,这埋下了第一个隐患。   同时,古代的交通并不发达,这使得双方难以真正的互为犄角。 其外,毛主席还说“三分兵力,安得不败”,这三次分兵便是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征讨东吴,诸葛亮伐魏。

在关羽陷入危机之中,由于之前的分兵,使得刘备来不及救援,而这为夷陵之战埋下了隐患。 而由于关羽之死,刘备清洗了很多蜀汉官员,这导致蜀汉丢失了很多人才,而刘备征讨东吴的失利,使得蜀国的国力大伤,可以说,到这个时候,蜀汉的灭亡便已经在倒计时上了。

到最后,蜀国的国力不及魏国的三分之一,但诸葛亮六出祁山却没有带来大的战果,犹如做困兽之斗,最后不得不劳累而死。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毛主席的评价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他的许多评价都是为了借古喻今,其实,毛主席本人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0 阅读:74
爱吃凉拌菜

爱吃凉拌菜

自我拉扯的孤独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