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7年,嘉庆的儿子绵宁酩酊大醉,1婢女悄悄溜进来,紧贴着他,柔声说:“奴婢服侍您歇息吧!”仅这1次,婢女就怀孕生子。绵宁对婢女厌恶不已,谁料,登基后,绵宁却执意要立婢女的孩子为太子。
随着嘉庆皇帝的皇长子离世,2皇子绵宁就成为了嫡长子,也是离皇位最近的人。
自母后去世以后,2皇子绵宁对自己更加严苛,想要给父皇留下稳重自持的印象。
然而,苦心经营的好印象还是被摧毁了。
一次宴会后,2皇子绵宁喝得酩酊大醉,在小厮的搀扶下,摇晃着回府,侍女那拉氏恰好遇见,便动了歪心思。
她一溜小跑,跑到房间,翻出所有积蓄,一把揣进怀里。刚气喘吁吁地跑进厨房,她就碰见了2皇子身边的小厮。
她故作镇定走上前,把怀里的钱袋,悄悄掏出来,塞到小厮手中,拼命摇头,示意他不要声张,故意大声地说道:“等煮好醒酒汤,就唤你端过去。”
那拉氏知道,这位小厮平素喜欢赌上几把,便投其所好,趁机收买他。
随后,侍女那拉氏端着醒酒汤,在小厮的护送下,闪身进2皇子房中,发生了开头一幕。
次日清晨,2皇子绵宁醒来,一眼看见身侧衣不蔽体的侍女,顿时暴跳如雷:“来人,快拖下去!” 他扭过头去,全然不顾眼泪汪汪的那拉氏,看都不想看一眼。
绵宁想,时间长了,这件事就会被人遗忘。然而,事与愿违。
侍女那拉氏的肚子很争气,一次宠幸,她就怀孕了,而且顺利生下一个男孩。
可是,二皇子绵宁没感到一丝一毫的开心,反而烦不胜烦。
因为府里的福晋都没有所出,这个孩子是绵宁的长子,可是长子偏偏不是嫡出,而是地位低微的侍女所生的。
被人算计的感觉很不好,如鲠在喉一般,吐不出又咽不下。
因此,二皇子绵宁决定:隐瞒长子的出生。
眼不见心不烦,对那拉氏母子,绵宁不闻不问。当他们是空气。
可是,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嘉庆帝还是得知了消息,龙颜大悦,直接给皇孙赐名为奕纬,不但封皇孙奕纬为多罗贝勒,而且生母那拉氏也被封为侧福晋。
听闻消息,绵宁又是喜有又是忧,喜的是,自己的儿子被父皇看重,忧的是,这个侧福晋,令人讨厌。
那么,绵宁为何容不下小侍女呢?
原来,2皇子绵宁探听到,正是侍女那拉氏,故技重施,买通宫里内侍,故意泄露消息,让嘉庆得知皇孙的存在。
这种心机女,竟成了自己侧福晋,绵宁岂能咽的下这口气?
况且,随着长子的暴露,绵宁酒后乱性,宠幸侍女的丑事,大白于天下,脸往哪搁?绵宁越想越恼,气得肺都快炸了。
事实上,绵宁想多了。
嘉庆帝不但没有怪罪绵宁酒后乱性,也没有嫌弃那拉氏身份低微,反而十分喜欢皇孙奕纬,爷孙关系又融洽又温馨。
一次,嘉庆狩猎时,突然遭遇行刺,绵宁奋不顾身,护住父皇,自己险些受伤,而嘉庆毫发无损。
嘉庆大喜,事后对绵宁大加赞赏,夸他遇事冷静沉稳,护驾有功。1820年,嘉庆帝崩逝,绵宁顺利地登基称帝,成为道光帝。
可是,道光心里的那颗刺,还时时扎着他。
登基后,道光随便找个理由,夺了奕纬的贝勒封号,那拉氏也只被封为和嫔。
不仅如此,道光帝叮嘱老师,对长子奕纬放任自由,但要用心栽培其余2位皇子,毕竟2位嫡皇子,将来是要当继承人的。
道光帝对长子奕纬的冷落,和嫔除了偷偷抹眼泪,也毫无办法改变现状,不过,事情很快有了转机。
随着2个嫡个皇子,先后因病离世,长子奕纬成为了独子,道光帝突然发现,多年被自己忽略的儿子,成为了唯一的希望。
为此,道光帝破天荒地关心长子的生活情况,对他嘘寒问暖。然而,突然得到父爱的奕纬,一时间很难适应。
此时的奕纬已经21岁,从他14岁大婚开始算起,他分府生活都7年了,脾气秉性早已养成,突然按照继承人的要求来约束他,他又怎么能习惯呢。
放荡不羁的奕纬,让道光只能强压怒火,更加严厉地教导。
一次,奕纬在上书房学习时,道光帝见他心神不宁,顿时火冒三丈,怒斥他几句,还不能解气,飞起一脚,踢向奕纬。
谁知,这一脚不偏不倚,踢中奕纬的下部!
经过半年精心医治和调理,终归回天无力,23岁的奕纬不治身亡。
噩耗传来,道光帝追悔莫及,加封儿子为隐志贝勒。 同年,道光帝又得2个皇子,长子去世的悲伤,很快被冲淡。
然而,奕纬的生母,却因为儿子的离世,万念俱灰。她的太后梦只做了2年,就瞬间破灭。儿子离世的第5年,她带着无尽的思念,郁郁而终。
那拉氏有没有后悔当初的算计,不得而知。她的对错与否,已经用自己的一生去偿还了。
只是苦了儿子奕纬,活了20多年,始终没被父亲重视,还在朝气蓬勃的年纪,被父亲给踢死了。
想来,奕纬的一生,承受了太多的委屈与痛苦吧。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