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老师似乎并不清楚,没有表情的朗读是青蛙叫 小学老师及学界不少人都认定,朗读是

宁拙说 2025-03-30 11:03:34

小学老师似乎并不清楚,没有表情的朗读是青蛙叫 小学老师及学界不少人都认定,朗读是最高的阅读方法,课堂上必须充满琅琅读书声。 从高中看,喜欢朗读的孩子并不多,早自习朗读声音很小。从检查情况看,真正有朗读素养的更少。 更令人痛心的是,孩子没有默读的习惯,不会看书。 朗读尽管是很好的阅读方法,对语感形成有不可取替的作用,但老师常犯两个错误:一是不指导正确的朗读方法;二是把朗读作用夸大,不培养默读的习惯。 怎么朗读呢? 首先,必须培养理解性朗读的习惯。只要听孩子声音,就清楚是在理解,还是在念书。无论什么声音都有表情,只要理解,断句语调都鲜明表现出来;无精打采的念书表情也鲜明。 老师不教朗读方法,执意强调朗读重要,不是也害孩子么。 其次,必须培养审美性朗读的习惯。理解文本的表面意思远远不够,文本有丰富的潜台词,必须充分感受文本,进入角色,升华到审美境界,唤醒相关情感,激活美好想象,朗读才产生审美愉悦。 最后,必须培养朗读技巧,怎么才能用声音传达文本的情感?审美不易,朗读技巧学问很深。有了朗读素养,一听声音就有种强烈的氛围,不由得吸引听者,腾挪延宕顿挫缓急等,无不沉甸甸的,张力厚实。 可是多少孩子拥有审美朗读的技巧?多少孩子把朗读当作享受?多少孩子朗读的声音是从肺腑里涌出?

0 阅读:0
宁拙说

宁拙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