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一小护士看到伤员因喉咙被血和痰堵住,呼吸困难,命悬一线之际,她二话不说伏到伤员身旁,一口一口吸脓痰,救了对方一命。21年后,该伤员成为开国大将,她则成了大将夫人!
1934年12月的一天,鄂豫皖省委班子正在开会,突然遭到了敌军的袭击。徐海东立即率军反击,经过残酷的战斗,他们打退了敌人。
然而徐海东却在战斗中不幸中弹,他的伤势十分严重,一颗子弹从左眼底下打进,从颈后穿出,经过抢救血虽然止住了,但喉咙处被淤血与脓痰堵住,使得徐海东出现了呼吸困难等状况。
眼见徐海东的情况不妙,身旁一位名叫周东屏的女护士冲了上去,帮他把脓痰淤血吸了出来。就这样,徐海东的命保住了,而他也因此与周东屏结下了不解之缘。
1917年,周东屏出生在安徽六安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周家十分贫穷,迫于生计的压力,周东屏的父母将10岁的她送到了当地一个大户家里做“童养媳”。
这在那个年代,也是很常见的事情,不出意外的话,周东屏的人生会与无数苦出身的女孩子一样成为大户家里的媳妇。
可随着国内局势的变化,周东屏的人生也迎来了巨大反转,革命思想在安徽等地传播,许多贫苦民众选择参加革命军队。
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周东屏也选择参军,1932年,她进入了红二十五军,成为红军医院内的一名护士。投身革命后,周东屏每天都很高兴,她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渴望着能看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
两年后,受到国民党重兵围剿的影响,红军主力开始长征,二十五军也按照计划准备从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出发。此时,部队内还有大量的老弱妇孺,考虑到他们的情况,组织作出了一个决定。
红二十五军将全军老幼病弱的同志、女同志和全部伤员留下来分散隐蔽。周东屏所在的红军医院内,包括她在内还有7名女护士,她们七人也在组织安排留下疏散的人员名单之中。
医院的领导找到了她们,告诉了她们组织的决定,并发给每人8块银元作为生活费,让她们回家自谋生路。周东屏和几个战友一听就懵了,她本就是逃出来参加革命的,现在让她回去,她不知道该回哪里去?难道回去继续当童养媳?
周东屏便说出了自己的不满,她越说越气,直接把手里的银元摔到了地上。
眼见自己就要被部队留下,她立即带着其他几个战友找到了军参谋长,双方说着说着就争吵了起来,恰好徐海东经过这里,见到几个女护士与参谋长戴季英吵了起来,就上前调解。
得知了周东屏她们的事情后,徐海东考虑了一下,他跟周东屏等人说明了当前的局势,并告诉她们前面路上充满着各种危险。
周东屏完全不怕,当着徐海东的面保证她们会跟着部队坚定走下去,徐海东与参谋长商议了一下,最终决定留下了这些女护士。
就这样,周东屏等人跟着部队一起踏上了长征的道路,她与徐海东都没有想到,这个决定会改变两个人的一生。
徐海东受伤之后,周东屏冒死救下了他,但徐海东伤势严重,情况依旧没有好转,接下来的几天,周东屏一直守在徐海东的身边。
在她的照料下,徐海东终于挺了过来,这次的重伤差点要了徐海东的命,周东屏成为他的救命恩人。此后,又是周东屏守在他的身边,二人朝夕相处,渐渐产生了情愫。
很快,他们正式走到了一起,二人携手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候,随着部队抵达陕北,革命的形势一片大好。徐海东也鼓起勇气向周东屏求婚,1935年10月,二人正式举办了婚礼。
有着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他们二人的感情一直都很好,徐海东经常忙着打仗,自己的身体又不是非常好。周东屏一面料理家里的事情,一面又要照顾徐海东的身体。
后来,周东屏进入中央党校学习,毕业后也担任了不少重要职务,工作逐渐忙碌了起来。
可是徐海东的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很理想,1940年,丈夫的身体又出现了较大的问题,周东屏便放下其他的工作,继续守在丈夫身边照顾着他。
在周东屏的努力下,徐海东又一次战胜了病魔。建国后,周东屏进入了军委办公厅工作,丈夫徐海东更是在几年后,被授予了大将军衔。
只是由于身体的问题,徐海东在建国后长期休养,参加工作的机会并不多,这期间周东屏工作虽然忙,但还是抽出很多时间照顾着丈夫的身体。
二人就这么低调生活着,后来徐海东因病去世,周东屏年龄也大了起来,丈夫的离去让她十分难过,可为了国家,她还是坚持做好自己的工作。
1997年,周东屏因病逝世,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与丈夫徐海东一起为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夫妻二人也携手走到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