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六届四中全会上,周恩来打算退出政治局,主动辞去中央职务,有人叫嚣道:既

玲珑说历史 2025-03-31 12:00:49

1931年六届四中全会上,周恩来打算退出政治局,主动辞去中央职务,有人叫嚣道:既要打周恩来屁股,又要强迫他工作

1931年1月7日,六届四中全会的扩大会议突然在上海召开,许多代表得知开会的事情后,还是一脸茫然,大部分人都不清楚这次会议到底是什么性质。

可随着会议召开,众人一下就明白过来,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王明在会上开始发言,并将矛头对准瞿秋白,而且不但要求瞿秋白离开中央,还要对周恩来下手,米夫甚至叫嚣道:“既要打周恩来的屁股,又要强迫他工作。”

其实早在会议开始前,周恩来就已经意识到形势的严峻,但在这个危急的时刻,他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处境。

相反,周恩来以大局为重,他十分冷静的分析情形,深知如今白色恐怖蔓延,若是党内分裂倾向扩大,情况将会更加复杂,于是他选择承受一切、忍辱负重。

尽管这可能会让他成为集中批判的对象,但他顾不了那么多,只是耐心做好有关同志的工作,全力缓解党的内部矛盾,维护团结,后来还表示:可以一起退出政治局,辞去中央职务。

只是周恩来的辞职并未得到投票赞成,当时四中全会上有人发言:“周恩来是党内的人才,他的艰苦耐劳的精神,他在军事上、组织上的才能,是否还有第二人呢!”

这话一出后,反对派也哑口无言。显然,米夫最后没有得逞,他没有打成“屁股”,这也是当时那个背景下难得的一件幸事,在众人的拥护下,周恩来顺利留在了中央领导岗位上。

那为何额会如此呢?这是因为他低估了周恩来的威望。

1920年11月,周恩来踏上了去法国勤工俭学的轮船,年纪轻轻的他,就靠着极为出色的组织能力,迅速成为海外党小组的领导人之一。

在周恩来的不断努力下,中共海外党组织有了极为强大的力量,成为未来中共的中坚力量。

在青年才俊云集的党组织内,周恩来无疑是最特别的那一个,他有着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又有着极为坚定的意志力。每一个与他接触过的人,都能感受到他身上那种革命领袖的魅力。

回国之后,周恩来逐渐成为党内的主要领导人之一,虽然自己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但他对自己的要求极为严格,一心一意为革命事业奉献着一切。

周恩来的出色表现,不但让党内的同志们对他心服口服,连蒋介石接触到周恩来之后,也对他十分佩服。

蒋介石曾无数次希望周恩来能跟着自己,一起以黄埔军校为主开创大业。

可他也清楚,周恩来的信念十分坚定,任何人都无法动摇。多年以后,蒋介石回想起中共那边的敌人时,依旧怀念着与周恩来共事的那段时光,哪怕立场不同,他也一直尊重着周恩来。

1930年5月,周恩来受到中央的委派,来到了莫斯科汇报工作。当他抵达这里的时候,苏联方面为他举行了隆重的接待仪式,斯大林得知周恩来来到苏联的消息后,还专门抽出了时间与他见面。

两人的一番交谈,斯大林对这位年轻的革命者十分欣赏,他也认为有着周恩来这样出色的领导人,中国革命是可以取得成功的。

虽然自己在党内外都有着极高的威望,但周恩来从不在乎个人名望,在党发展的过程中,他多次主动让贤,为了大局牺牲自己。

而在党面临着严重危机的时候,又是他多次站出来力挽狂澜,正因如此,哪怕是有米夫等人的支持,王明这些人依旧无法撼动周恩来的位置。

事实证明,大家的选择十分明智,在之后王明等人一系列错误决定,差点让革命事业毁于一旦的时候,幸好周恩来一直在中央的重要岗位上。

有他苦苦支撑,革命事业才能扛过一次次的危机,后来周恩来帮助毛主席重新取得了党的领导权,两人一起带领中国革命走出了最困难的时候。

0 阅读:111
玲珑说历史

玲珑说历史

日交月替变幻天地多少颜色,人来人往更易乾坤无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