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绝对不能被毁灭!美国人在发明电脑的时候,压根就没想过要把汉字打出来,一见内存

桃花花草桥 2025-04-01 11:16:45

汉字绝对不能被毁灭!美国人在发明电脑的时候,压根就没想过要把汉字打出来,一见内存才几个KB,中国专家便乐呵呵地说了句:瞧好了!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用手机电脑打出汉字已成为习以为常的事,但鲜有人知道,在数字技术刚刚起步的年代,汉字输入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上世纪80年代初,朱诚文和他的团队在中科院计算所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研发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这项任务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当时的计算机存储容量极其有限,而要实现汉字的数字化处理,需要解决字库存储、字形压缩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为破解这些难题,朱诚文带领团队开展了艰苦卓绝的研究,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汉字轮廓描述技术,通过提取汉字的基本特征来压缩存储空间,这一突破性进展为后来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在北京理工大学,张广礼教授正带领团队致力于汉字信息处理的另一项关键技术——汉字矢量字库的研发,他们采用数学方法描述汉字笔画,使得一个汉字仅需几十个字节就能完整存储,极大地提高了存储效率。 这些开拓者们的努力很快结出硕果,1983年,我国第一套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成功研制,字形优美、打印清晰,这一系统不仅解决了报刊出版的急需,更推动了我国印刷技术的现代化进程。 随后的岁月里,中国科技工作者在汉字信息处理领域不断突破创新,从早期的点阵字库到后来的矢量字库,从单一的输入方式发展到多样化的输入技术,中国的汉字信息处理技术逐步走向成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锡永研究员带领团队开发的汉字编码方案,为汉字进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通用字符集铺平了道路,这使得汉字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传播。 如今,智能手机上的手写识别、语音输入等技术的出现,让汉字输入变得更加便捷,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正是那些披荆斩棘的科技工作者,用他们的智慧和坚持,让汉字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这些默默耕耘的科技工作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传承与创新的真谛,他们的贡献,让五千年文明的载体——汉字,得以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2019年5月17日《人物志:王永民——将汉字带入信息时代》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0 阅读:145

评论列表

迷迷糊糊就走到了这个岁数

迷迷糊糊就走到了这个岁数

3
2025-04-02 01:51

80年国家颁布GB2312。

桃花花草桥

桃花花草桥

桃花花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