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合理吗?”23年,四川某希望小学花费29500元采购除颤仪,网上仅售价一万一。同时学校一次性买了8000多个餐盘,而全校师生仅2000多人。有网友表示:“8000个餐盘有问题吗?2000多人三餐要用6000多个,总得留些备用吧?” “捐鸡蛋养的小鸡,结果给学校买了相机”,这句略带戏谑的网友评论,直指四川某希望小学“灾后重建项目”采购事件的核心问题——善款的去向与公众的信任。 23年9月,一份公开的采购清单将这所小学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学校采购乱象的深思。 事情的导火索是该小学一份发布于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上的“灾后恢复项目设备设施采购及安装”清单。 这份总预算约647万元的清单中,赫然列着一些与学校实际需求严重不符的采购项目,以及令人瞠目结舌的价格。 试想,一所仅有2000多名学生的学校,为何要采购8000多个餐盘?难道孩子们一日三餐都需要更换餐具? 更令人不解的是,一台网上售价仅600多元的国产品牌相机,在清单上的价格竟高达1.4万元,翻了二十多倍。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市场价万元左右的除颤仪,采购价竟高达29500元。这些巨大的价格差异,如同一个个问号,深深地刺痛着公众的神经。 面对质疑,中标公司给出了解释,将相机高价归咎于招标文件对国产单反相机的要求以及后期单独采购,将电子产品价格差异解释为市场行情波动。 然而,这些解释避重就轻,并未正面回应公众的核心关切——8000多个餐盘的采购理由以及除颤仪价格虚高等关键问题,反而加剧了公众的疑虑。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近年来,学校采购乱象频频曝光,从高价教辅资料到昂贵的校服,再到名目繁多的研学活动,一些学校的采购行为早已偏离了其应有的轨道。 而希望小学的特殊性在于,其资金大多来源于社会捐赠,每一分钱都凝聚着公众的爱心。 将这些爱心款用于价格虚高的采购项目,无疑是对公众善意的践踏,是对“希望”二字的亵渎。 类似的事件并非孤例。几年前,某地一所贫困山区小学被曝出花费巨资修建豪华厕所,而学生宿舍却依然破旧不堪,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还有新闻报道,一些学校以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名,采购了大量价格高昂的电子设备,却很少用于教学,最终沦为摆设。 这些事件都暴露出一些学校在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例如缺乏透明度、监管不到位、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等。这种“潜规则”的存在,使得学校采购乱象更加难以根治。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任何试图蒙蔽公众的行为都将无所遁形。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此次事件,对采购清单中存在的疑点进行彻查,并及时公布调查结果,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更重要的是要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学校采购的监管机制,堵塞漏洞,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守护孩子们心中的希望,才能让每一份爱心都落到实处,才能让教育的阳光更加透明、温暖。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齐鲁壹点
“这合理吗?”23年,四川某希望小学花费29500元采购除颤仪,网上仅售价一万一
住顶楼小邹
2025-04-01 11:28:1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