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医疗纪录片中的一位15岁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拒绝进食50天后抢救无效离世,她有1.65米的身高,体重却不到50斤。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体重通常不会低于正常值,但由于反复暴饮暴食又催吐,可能发生严重的体液流失和电解质紊乱,极端情况下暴食时发生胃破裂或食道撕裂,导致并发症,危及生命。
到这时,催吐已经不再是偶尔发生的事情,而成为了患者无法自控的强迫性行为。患者仿佛陷入死循环,丢失了与食物和身体的连接,很难再找回平衡。
体象障碍是催吐的最主要原因,它也是一种精神障碍,指过度关注自己的外表并对外貌缺点进行夸张想象。有暴食催吐行为的进食障碍患者,大都沉迷于关注体重,对自己的外表和身材非常苛刻。
她们时常像外人一样指责自己,暴食后抨击自己「胖得像猪」「不自律」「犯贱」。这种心理痛苦让她们拼命减肥催吐,用更轻的体重和身体空虚的感觉来获得满足感。
那么,她们为什么会这样对自己?
许多研究都发现了进食障碍患者周围环境的影响:更容易被朋友取笑体重和体型的女生报告了更多的节食行为;青春期时因体重被戏弄的女生成年后更不满意自己的身体;有暴食症的青春期女生,她们的父母对其外貌的评价通常很低。
除此之外还有媒体的影响,研究发现女大学生杂志浏览量与饮食失调行为清单的分数有关,接触越多的媒体图像,她们越可能约束自己的饮食去保持身材。
另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向参与者展示不同身材的女性幻灯片,发现随着模特身材变瘦,参与者的不满情绪也逐渐增加。
进食障碍是极有性别倾向的疾病,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10倍。女性中又以青春期和成年早期女性居多。
在这些时间里,女性的身体开始发育、外貌逐渐变化,是最有青春活力的时期,而同时也是这个时期,她们接受着外界最严苛的审视。
视频、图片、杂志和广告几乎只展现身材苗条、外貌没有缺陷的女性,加上身边亲人、朋友对自己的攻击,会让女生们认为「瘦」等于魅力、吸引力、成功和幸福,「不瘦」等同于不自律、失败和没有希望。
这些荒谬的条条框框,引导着女孩们自虐,让她们厌恶自己本就很美的身体。
这是我们希望去打破的。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由ta的体重决定的,人生的困境也不能归咎于一个数字,它不能真正帮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夸赞、认可和爱。
况且,女性身材怎样才算好的判断标准本身就错得离谱!这些标准并不是以女性的健康和幸福为目的而设置,而是为了让女性自我审判、甘愿为弱。
从健康的角度看,体重是监测身体状态的指标,并不是越瘦就越好,关注体脂率和心肺功能更加重要。所谓身材无非是骨骼、肌肉和脂肪的分布,每个人都是不同的,简单地用体重或者BMI这样的单一标准去约束它未免太过片面和苛刻。
当我们摆脱外界对自己的苛责,实现和身体和解,找回和食物纯粹的关系,好好关照自己的身心健康,身体自然也会顺着我们的心意产生变化。(雨山)[心][爱你]芙蓉营养小课堂减肥[超话]暴食症[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