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志愿军师长王扶之负伤回国,偶遇一赶车老丈,于是便乘车回家,两人相谈甚

彩云飘悠念君归 2025-04-01 13:46:42

1953年,志愿军师长王扶之负伤回国,偶遇一赶车老丈,于是便乘车回家,两人相谈甚欢,可谁料分别之前,老农询问道:“我儿王硕,12岁就参了军,你能帮我打听一下吗?”王扶之听完浑身一颤,喊道:“爹,我就是王硕呀!” 老丈儿子离家几十年不曾回来,兵荒马乱的时代,他也只能独自艰难讨生活,这天,他照例拉着车出门做生意,谁知,竟遇上了他日思夜想的人,还真是无巧不成书。 这天天气很好,王老汉早早就出门赶车了,运气好的时候,他能多拉几趟呢。 果然,刚出村口,就遇上了要去县城采买的村民,他兴致勃勃的拉上车就走了,等一阵尘土飞扬到了县城,他蹲在路旁抽着旱烟,等待下一单生意。 等日头毒辣辣的照过来,王老汉有些着急了,这怎么半晌也不见有人来呢? 正等他皱着眉奇怪时,眼前突然一暗,他抬起头望去,原来是个年轻男人,身材壮实,看长相也十分亲切。 “大叔,我这东西有些多,到傅家新庄您看需要多少钱?”男人声音十分浑厚有力,听的王老汉心中连连称赞。 等两人价格谈拢之后,便开始搬东西上车赶路,路上,两人也开始闲聊起来。 老汉打听到:“小伙子,看你这么多东西的,是要回家探亲?你家里人肯定高兴坏了。” “对呀,几十年没有回来了,咱们这儿都变了样子,也不知道我爹怎么样了。” “你这是在外面做生意挣钱了吧?这些东西可不便宜嘞,咱们村里一户人家能吃半年了。” “没有做生意,我这是在外面当兵。” 老汉一听当兵两个字,太阳穴就突突直跳,他赶紧询问着:“小伙子,你也是从这村子走出去的,那你认不认识一个叫王硕的人呀?” 年轻人一听,眼中的泪一下就夺眶而出,还不等他做出反应,就听见前面的老汉抱怨道: “我家这臭小子走了几十年,一次都没回来,也不知道是不是把我这老头子忘了,等他回来,我非打断他的腿。” 听了这话,年轻人再也忍不住,迅速翻身下车,等老汉感受重量变化往后看的时候,就见这个年轻人一下跪在地上。 他吓了一跳,着急忙慌的去扶,紧接着便听到了一句拉着长腔的“爹”。 他征愣在原地,看着对面的人,怎么都不敢认,可接下来的一句话,让他瞬间泪湿眼眶。 “爹,儿子对不起您呀,国家战事吃紧,儿子多次想回来都没有找到机会,如今负了伤,这才有时间回来看看。” 王老汉一听儿子受了伤,红着眼紧张的说:“那里伤着了,快让爹看看。” 王硕劝慰老汉几句,就将老汉扶上车,自己坐在前面边赶车边解释。 原来,他如今已然是志愿军师长了,在战场上受了伤,这才愿意下火线养病,也正是这次受伤,让他想要将一生的遗憾弥补回来。 当年,他们家过得苦不堪言,等红军队伍经过的时候,他没打招呼就跟着队伍走了,那会儿,他还是个小娃娃呢,谎报年龄这才被队伍接收了。 这么多年来,他一心扑到打仗上,玩命的杀敌,什么都顾不上了,等他慢慢往上升,就更没有时间回家了,好不容易等到建国,战争再次打响,他也将回家的事稍稍放下了。 王老汉后来听人说他跟着部队跑了,日日祈祷他能在战场上活下来。 这下好了,儿子荣归故里,老汉的身体也还算硬朗,这简直是皆大欢喜。 之后,老汉被接到了北京,在那里过了一段舒心日子,但他害怕耽误儿子工作,坚持回乡。 老汉心中清楚,儿子得到毛主席的重用,那是要为国家做大事的,他知道儿子有本事这一辈子就值了。 而王硕也就是王扶之,带着父亲的希冀和主席的期望,继续为人民做贡献。

0 阅读:2
彩云飘悠念君归

彩云飘悠念君归

彩云飘悠念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