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慈禧心血来潮想学琴,召琴师张春圃进宫。看见年轻琴师的脸,慈禧的心怦怦直跳,脸蛋发热。一曲作罢,慈禧眼神迷 离,轻声说道:“今晚,你就留下吧。” 慈禧,出身名门,17岁嫁给咸丰帝,26岁成了寡 妇,运筹帷幄下,成为了拥有至高权力的慈禧太后。 可繁华背后,作为一个女人,不免内心空虚,还好慈禧兴趣爱好广泛,这不,听说慈禧心血来潮想学琴,爱拍马屁的人立马进献了一把上好的古琴。 李莲英找来好几个琴师,慈禧都不满意,甭说作为老师教慈禧弹琴了,以慈禧的欣赏水平,他们的琴声根本入不了她的耳。这可怎么办呢? 李莲英急得抓耳挠腮,四处打听,终于打听到一个叫张春圃的琴师。 张春圃自幼师出名门,练就了一手好琴,京城的豪门贵族都喜欢听他弹琴。 这天,李莲英找到了他,声称慈禧太后召他进宫献琴。张春圃作为一个靠手艺吃饭的小人物,想过的是简简单单的日子,不想和皇宫有纠葛,本想拒绝,可又不敢得罪慈禧,只能硬着头皮,跟着进了宫。 可是,张春圃接下来的要求,差点把李莲英的鼻子气歪了!原来张春圃说:“我抚琴时不能跪着,必须要坐着!" “哪个艺人献艺不是跪着?就你毛病多!”李莲英心里的话,马上就要脱口而出,可又怕把张春圃惹恼,老佛爷那边可就交不了差了。因此,李莲英只好点头答应。 李莲英领着张春圃来到慈禧的寝宫,张春圃有些纳闷,抚琴怎么来寝宫呢?随即张春圃就看见一架琴。 李莲英提前在大厅里放了一道帘子,也就是说张春圃抚琴时看不到慈禧,也就不用跪着弹琴了。 张春圃怀着忐忑的心情坐在琴前,拨动两下,又停了下来。以张春圃的经验,此琴外表华丽无比,但音质平平,华而不实,恐怕是慈禧在考验他。 于是,他壮着胆子,说道:“启禀太后,眼前这架琴,恐难弹出悦耳之曲。” 慈禧嘴角微微上扬,果然是懂琴之人,使了一个眼神,就有人将进献的那架好琴拿了出来。 张春圃抚动琴弦,琴声悠扬动听,不绝于耳,慈禧听得也是如痴如醉,享受至极。 而此刻,慈禧突然很好奇,能弹出如此美妙曲子的人,会是什么样的呢? 于是命李莲英轻轻的把帘子撤掉了,年轻英俊,气质绝佳的张春圃出现在了慈禧面前,慈禧的心怦怦直跳,脸蛋发热。此刻,慈禧的注意已从音乐转移到了他这个人上。 一曲弹罢,慈禧眼神迷离,沉醉其中:“张先生不愧是高人,此曲如同高山流水,妙哉!接着,她又轻声说道:"今晚,你就留下吧,饭后哀家想再听先生弹奏一曲。” 张春圃弹奏中,处于忘我状态,听到慈禧说话,思绪这才拉了回来。”可慈禧的话语却不由让他大惊,一来就带他进了寝宫,现在又让他晚饭后弹琴,张春圃不得不多想。 于是,委婉拒绝道:“多谢太后抬爱,小民的技艺还需多多练习,恐难承受太后美意。”说完便匆匆离去了。也许,慈禧真心欣赏他,喜欢他,并没有阻拦。 过了几日,慈禧心心念念想听张春圃弹琴,李莲英便再次找到张春圃,直言不讳:“只要你愿意教太后弹琴,太后封你一官半职,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张春圃不为所动,但李莲英认为没有人不喜欢金钱和权力,带上金银财宝又去了几次。 可张春圃依旧态度坚决,说什么也不肯再进宫了。 李莲英已经忍无可忍:好小子,既然你如此不识抬举,那就别怪我来狠的,断了你财路,由不得你不求饶! 李莲英放出消息,京城的达官贵人不许再听张春圃弹琴,倘若让宫里知道了,严惩不贷。 消息一出,谁敢得罪李莲英和慈禧啊,一时间张春圃从有钱人都对他趋之若鹜到无人问津,为了生计,不得不在大街上摆起小摊。 李莲英见时机已到,找到张春圃,表示只要答应他的要求,荣华富贵就在眼前。张春圃看都不看李莲英一眼,只忙活着小摊。 李莲英肺都快气炸了,他一溜小跑到慈禧面前,把这些天受的委屈,添油加醋,无中生有地说了一箩筐,就等着慈禧开口,狠狠地处罚张春圃。 谁知,慈禧听后,长出一口气,淡淡地说:“罢了!由他去吧。”可能也觉得强扭的瓜不甜吧。 这边,张春圃每天摆着小摊,好些天没见李莲英来找他,竟一屁股坐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 有人觉得,张春圃摆摊受了罪,后悔当初没答应李莲英。其实,并不是。 他的哭声是劫后余生的高兴,他很清楚,如果他答应到宫里教慈禧弹琴,侍奉慈禧,会得到高 官厚禄,一时间风头无两。 然而,伴君如伴虎,倘若今后有任何事情不如慈禧的意,铁血手腕的慈禧怎么会放过他,别说荣华富贵,恐怕小命也不保。 所以,他宁愿选择穷苦日子。 大家都知道薛怀义,有幸成为武则天的男宠,一时间风光无限,但拥有了名利却忘记自己的身份,火烧明堂,被处死了。 相比之下,张春圃从一开始就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没有被名利迷失双眼。 做人不要被名利迷失了双眼,一定要拎得清,摆得正自己的位置,不然终会自食其果。 这提醒我们,一个人的一生,都需要面对很多诱惑,很多考验,所以在做出选择的时候,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初心,有所为,有所不为,方能始终。
一天,慈禧心血来潮想学琴,召琴师张春圃进宫。看见年轻琴师的脸,慈禧的心怦怦直跳,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4-01 14:18: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