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本质就是一种思想局限。这是我读《自我的本质》得到的启发。 书...
枫儿的
2025-04-01 15:00:56
自我的本质就是一种思想局限。这是我读《自我的本质》得到的启发。
书里说,每天早上醒来的那个瞬间,我们是没有“自我”的。然后各种回忆和认知涌现,我们就变成了那个拥有过去经历的“自己”。
什么意思呢?当你能够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时,其实你已经活在记忆的束缚之中。是记忆告诉了你,你是一个怎样的“我”。
因此,身份认同这件事,本质上就是被局限在时间的框架里。它并不是一种真正活在当下的表现。
真正的“活在当下”,是要抛弃“自我”的概念,或者说彻底失忆。只需要专注于这一秒“我能做什么”,就足够了。
换句话说,不要执着于某一个固定的“自我”。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能够用语言说清楚的道,不是真正的道。能够用概念解释清楚的名,不是真正的名。
所以,真正的“自我”不是任何一种标签能够定义的。
我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告诉我:你将来是要做老师的。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执着于这个职业。后来,随着读书和阅历的增多,我才慢慢意识到,我可以拥有多重身份。
为什么我一定要教书呢?我完全可以重新探索内心的热情所在。
几乎所有的痛苦,都是来源于“自我”。比如,我很难过,因为他不爱我。
可是,站在他的角度想一想:我对“和你的感情”就是没有任何憧憬,为什么要强迫自己爱上你呢?
把主语从“我”换成“他人”,甚至整个世界。你会发现:不被爱不是常态吗?为什么要揪着这一点情绪无限放大呢?
真正的冥想,就是觉知当下的这个“我”在干什么,不管脑海里浮现了多少不堪的记忆,我始终不是那些记忆。共勉!读书成长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