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人物 在中国互联网江湖,周鸿祎始终是个"不安分"的变量。从360安全卫士颠覆杀毒行业,到直播带货时代化身"红衣大叔",这位52岁的企业家以极具争议的方式完成了从科技大佬到顶流网红的转身。而当他把流量密码对准国产汽车时,一场奇特的化学反应正在发生。
不同于传统企业家端坐高台的姿态,周鸿祎的转型堪称"肉身入局"。他卖迈巴赫换国产车的行为艺术、爬车顶直播的戏剧化表演、与车企掌门人连麦的流量操盘,都在解构着企业家的传统形象。这种"自黑式"营销看似荒诞,实则暗合新消费时代的传播逻辑——当企业家成为行走的IP,其个人影响力就能转化为产品的信任背书。
在这场流量实验中,周鸿祎展现出惊人的商业嗅觉。他深谙"注意力即经济"的法则,通过制造话题持续为国产汽车引流:直播实测智驾系统、拆解友商车型、甚至亲自测试AEB紧急制动,用互联网思维重构汽车营销链路。数据显示,其短视频平台单条汽车内容播放量破亿,直播间带动车企股价波动,这种"周鸿祎效应"正在成为国产汽车破圈的流量加速器。
但这场转型绝非简单的网红模仿秀。从网络安全到智能汽车,周鸿祎始终紧扣国家产业升级的脉搏。他频繁为国产新能源车站台,表面是流量游戏,内核是对"中国智造"的躬身助推。当企业家以网红姿态打破行业壁垒,用全民围观推动技术认知,这或许正是智能汽车时代最硬核的科普方式。
争议声中,周鸿祎的转型揭示了一个现实:在产业变革的深水区,企业家的角色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这种"网红化"不是降维,而是升维——当流量成为新基建,企业家IP就是最鲜活的生产力。而周鸿祎的破圈试验,正在为国产汽车乃至中国制造业趟出一条"流量赋能实业"的新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