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众多名家都对朱元璋“无好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朱元璋无疑是一位极具争议的人物。令人惊讶的是,像黄仁宇、易中天、许倬云、吴晗这些专业历史大家,都对朱元璋持有不太喜欢的态度。不仅如此,就连孔子、鲁迅、金庸等文化名人,似乎也对朱元璋“颇有微词”。 先来说说孔子,孔子向来倡导仁政,对违背人性、残害生灵的行为深恶痛绝。他曾义正言辞地大骂那些想搞人殉的人“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可见其对人殉这种残忍制度的痛恨程度。倘若孔子他老人家穿越时空,知晓两千年后的朱元璋竟然恢复了人殉制度,想必会气得从九泉之下“活”过来,狠狠斥责朱元璋一番。毕竟人殉制度让无数无辜生命陪葬,与孔子所倡导的仁爱思想背道而驰。 易中天在《易中天中华史》里,毫不掩饰对朱元璋的不满。他认为朱元璋将天下变成了他们朱家的私有财产,皇帝们在这个“家天下”里肆意妄为,而大臣们则沦为了皇家的家奴。在易中天看来,明朝在朱元璋的统治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腐朽、最残暴的时代。这种评价并非空穴来风,朱元璋的一些政策和统治手段,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的自由发展,给百姓和官员带来了沉重的压力。 那些人不喜欢重要吗?洪武之治四字就是对一个皇帝的最高评价,驱除了鞑虏,光复了中华,历史上有哪些皇帝能做到“治世”这个成绩?读书人疯狂点赞的李世民也只是一个治世。哪个皇帝是完美无缺的? 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也表达了对朱元璋的负面看法。他指出,明朝虽然延续了二百余年,但根本无法与汉唐时期的泱泱大国之风相提并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朱元璋强行掠夺百姓财产,发行大明宝钞强行兑换老百姓手里的金银,却又不允许老百姓用大明宝钞缴纳赋税。这种不合理的经济政策,让百姓的财富被无端剥夺,生活苦不堪言。就连商纣王见了朱元璋的这些行径,恐怕都要自叹不如。此外,朱元璋大搞特务政治,创立锦衣卫制度,让特务们在大街小巷、官员臣子们家中无孔不入,四处搜集情报,大搞恐怖政治。这使得全体臣民都陷入了朱家血腥统治的牢笼之中,人人自危,社会充满了压抑和恐惧。 老朱杀读书人太恨了,所谓的读书人肯定不会喜欢他。正常,老百姓却非常喜欢朱元璋 还有朱元璋制定的贱籍制和路引制度,限制了百姓的流动。虽然该制度在其他朝代也有类似情况,但朱元璋时期的这些制度执行得更为严格和残酷,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朱元璋没给文化人高的地位,那些自以为高人一等的文化人怎么可能喜欢他 朱元璋原本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屠龙少年”,在乱世中崛起,推翻了元朝的统治。然而,在登上皇位之后,他却逐渐变成了自己曾经反抗的“恶龙”。但令人费解的是,在如今一些明粉的吹捧洗白之下,朱元璋的形象被美化为爱民如子、千古一帝。这与历史事实和其他名家的评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位复杂的历史人物。今天读到的明史是满清人篡改过的历史,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若没朱元璋,中华文明早已断绝了。
为何众多名家都对朱元璋“无好感”? 在历史的长河中,朱元璋无疑是一位极具争议的
长夜不凡的未央
2025-04-01 17:43:06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