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27岁何和礼迎娶11岁东果格格。何和礼邪魅道:“格格,果然明艳动人。”东果

江樵品史 2025-04-02 15:58:47

是夜,27岁何和礼迎娶11岁东果格格。何和礼邪魅道:“格格,果然明艳动人。”东果格格微低头,娇羞一笑。二人刚准备举办婚礼仪式,谁知,何和礼的原配夫人塞堪,带人在府外叫嚷:还她丈夫。 早年间,努尔哈赤在大明将领李成梁的手下逃跑后,他娶妻佟佳氏·哈哈纳扎青,后来生育了一女二子,其中嫡女就是东果格格。 努尔哈赤有雄心壮志,想一统女真部。他通过十三副半铠甲起家,南征北战,在苏克素浒河部收复之后,董鄂部成了最大的拦路虎。 要知道此时的董鄂部拥兵7000余人,兵强马壮,实力雄厚。当年外祖父王杲在世,也得礼让三分。且何和礼在26岁时,便继承了兄长之位,成为了董鄂部的首领。 何和礼能继承兄长之位,绝非草包。他是辽东地区少有的青年才俊,在部落威信极高。做事进退得当,有谋略。如此强大的对手,努尔哈赤并不想硬碰硬。 努尔哈赤觉得动武无法收服何和礼,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与他联合起来。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战争中,有个显著特点:不仅强攻,也能智取。 于是28岁的努尔哈赤决定智取,他打算通过联姻的方式,增强双方的联系,让何和礼死心塌地地跟着他走。 可27岁的何和礼并没有儿子,怎么办?他把目光转到了11岁女儿东果格格身上,他决定把女儿许配给何和礼,曲线救国。 而且,据努尔哈赤观察,何和礼长的英俊帅气,为人还性情宽和,和女儿也算相配。况且此时的努尔哈赤,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于是在向何和礼透露了联姻的意思后,得知是努尔哈赤的嫡女后,何和礼欣然接受。 黄道吉日,努尔哈赤的府邸,便张灯结彩,大宴宾客。车如流水马如龙,觥筹交错间,到了子夜时分。 因满洲婚礼习俗是:“午夜亮轿,五更娶亲”。故而何和礼在午夜时分,穿着大红色的喜服,意气风发,带着轿子,来到努尔哈赤的府邸,前来迎亲。 努尔哈赤得到消息,出来迎接。何和礼赶忙下马,拱手称:“见过岳父大人。” 努尔哈赤喜不自胜,招呼贤婿高坐迎亲宴上,众宾客赶忙敬酒,何和礼一饮而尽。及至新娘子出来,酒宴更为热闹。 锣鼓喧天,何和礼看着走过来的东果格格,心潮澎湃。他揽着自己的新娘,邪魅道:“格格,果然明艳动人。” 东果格格微低头,娇羞一笑。二人刚准备举办婚礼仪式,谁知,手下人来报:“府外有一女子带着100人,叫嚷着还她夫君!” 何和礼一听,就是知道是原配妻子塞堪,带人杀到。当初他来办婚礼就是跟妻子撒谎,说是来努尔哈赤这里商谈两部的联合问题,没说娶亲。 而原配塞堪,虽长的明艳美丽,却为人泼辣,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子,在家里说一不二,让何和礼是又爱又怕。故而,他没敢说实话。 何和礼干脆破罐子破摔,告诉努尔哈赤:“我有一妻,就是府外的塞堪,为人泼辣,我都制不住她。” 努尔哈赤一听,事已至此,只能让何和礼和他手下的女将椒箕,一起去将塞堪迎进来。 谁知,何和礼刚到府外,塞堪已经一鞭子甩了过来,对着他一顿猛打。何和礼不想还手,只能不断躲避。女将椒箕看不过去,直接和塞堪对打起来,最后将塞堪抓住。 塞堪心里又恼又气,丈夫何和礼竟然哄骗她来此和谈,最后竟然是做人家新女婿。她越打丈夫越生气,可等被女将抓住,送到努尔哈赤面前,她想着此命休矣。 不料,努尔哈赤将塞堪扶起,和颜悦色道:“此事与你丈夫无关,你要是不痛快,打骂冲着我来。” 塞堪被弄懵了,努尔哈赤继续道:“联姻与私情无关,而是让我们的两个部落联合起来。以后,你还是大福晋,东果做偏房,你就当多了小妹妹。” 这个时候,东果格格也适时的走了过来,笑道:“见过姐姐。”塞堪一看,果然是个小姑娘,便默许了婚事。 以上便是清代天嘏所著的《清朝外史》中的记载,努尔哈赤通过先礼后兵的方式,通过联姻,最后成功笼络了何和礼,而塞堪也大度接纳了东果格格,一切合情合理。 民 国期间,小横香室主人在其所编的《清朝野史大观》中却说,塞堪当时是形势比人强,不得不接纳东果格格,将丈夫与人共享。 后来东果格格嫁给何和礼后,不动声色间,对何和礼温柔体贴,对塞堪尊重恭敬,令何和礼越发宠爱她。 可塞堪是个烈女子,丈夫当初背着她要娶妻,现在又把东果格格捧在手心,她对着何和礼,没啥好脸色。 时间一久,塞堪失宠,东果格格成了何和礼的心尖宠。之后东果格格为何和礼,生育子女六人,次子多积礼、第四子和顾图、第五子都类,在清朝初年,都有所作为。 何和礼,与努尔哈赤关系越发紧密,在日后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时,与明军交战;他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成为后金的开国元勋之一,后金建立后封为一等大臣,享年64岁。 东果格格,享年75岁,被追封为固伦端庄公主。 最后,努尔哈赤通过联姻,得到一员猛将和背后的资源。何和礼得到佳人,岳父的信任,一路扶摇直上。 东果格格笼络丈夫,孩子有出息,人生低开高走。唯独塞堪一无所有,孤寂终老。 正所谓: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0 阅读:53
江樵品史

江樵品史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