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死者成为互相攻讦的弹药】
第二个和我约直播连麦的花粉,不知道会不会又尿遁。
我们讨论事件,直接目的是接近甚至还原真相,还死者家属以公道,还小米等当事方以正义。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悲剧再次发生,我们假设推演:类似情况下
a.交给noa,发生事故或成功避避险
b.相信自己,接管之后晚些回方向盘
c.开车别当盲僧,让noa辅助你,而不是你辅助noa。早在6分钟10分钟以前,甚至全程,你就应该专心驾驶了。而不是风险提示了才慌张处理(如果通报出来后,证实施工方还有责任,C选项另说)
当我们做出这样的推演,很显然,大家在表示对逝者的哀悼的同时,还有的人能从中得到经验教训,而有的人只选择把死者和家属当做情绪攻讦的弹药。
你说“今后这样做也许能避免悲剧的发生,避险成功”
他抬杠:“那你去试试啊,敢不敢”
如果这样抬杠,
那以后我们主管部门对各种飞机事故、交通事故都没必要做案例分析了。发言人一说,如果机组人员这样做,也许能挽回悲剧。如果驾驶员不喝酒,也许避免悲剧。
你一定要反驳:“那你敢不敢试一试哦”
那如果你的班主任说,你的孩子努努力,其实能考上好一点的学校的。
你一定要反驳:“那小长生跟我一样,我还不知道?你这么说,你敢不敢让你儿子试试”
嘴上看似正义地质疑“敢不敢”,实际上搞焦点转移,搞道德绑架,把受难者当抬杠的工具。嘴上说一定要尊重逝者,实际上这种人处处在消费逝者,把当事人工具化。论理就论理,搞情绪就搞情绪,不要转移话题。
(你们知道,这段话我是写给大家看的,而不是给这种人。如果他不是为了抬杠,那这种人这辈子确实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