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男子突然收到两笔转账信息,随即连忙联系银行请求冻结账户,请求无果后

一叶知大事 2025-04-02 17:11:32

2015年,一男子突然收到两笔转账信息,随即连忙联系银行请求冻结账户,请求无果后,男子卡里64万的存款,仅剩下19元。经警方调查,这竟然是嫌疑人与银行内部人员里应外合干的,。眼看银行不想承担责任,男子直接将其起诉至法院,法院会如何判罚?   事发当天,沈先生(化名)正在公司开会,途中他听到手机发出“滴滴”两声,便拿起手机查看短信。   只看了一眼短信,沈先生便彻底慌了神,原来就在刚才开会时,自己银行账户中的存款竟然被人转走了。   更可怕的是,并非只有一次转账,手机上明确显示,有人用POS机分两次各转走了199818元,共计399636元。   看着手机中触目惊心的数字,沈先生心中只有一个想法,赶紧联系银行,将银行卡账户冻结,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   于是沈先生便联系到了当初开卡的银行客服,嘶吼着让对方赶紧冻结账户。   面对沈先生的歇斯底里,银行客服人员却不紧不慢的表示,自己没有权限冻结账户,只能到银行柜台才能冻结。   听到客服的回复,沈先生也顾不上生气,当即驾车赶往了银行,并在途中拨打了报警电话。   等沈先生赶到银行后,打开手机一看,短短15分钟的时间,卡上竟然又多了3笔转账信息,每次都是199818元,原本他卡里还有64多万,5次转账后,只剩下区区19元。   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沈先生彻底傻眼了,只能不断催促银行赶紧打出流水账单,试图找到转走资金的罪魁祸首。   可让他想不到的是,转走自己64万元存款的,竟然是一家商贸公司,并且这笔资金已经全部被提现,想要找回来几乎不可能。   沈先生认为,这就是银行的责任,是他们监管不到位,这才导致自己损失一笔巨款。   可银行却表示,分明是沈先生泄露了账号密码,跟银行一点关系也没有。   就在双方争执不下时,警方赶到了现场,但由于双方矛盾过于巨大,他们只能先展开调查。   几天后,警方顺着资金的流向,一路找到了犯罪嫌疑人,并顺带挖出了一名同伙。   这个同伙的身份令人十分吃惊,竟然是该银行内部的女员工,是她把沈先生银行卡的账号密码泄露给了犯罪嫌疑人,并提取了其中的数据制作了一张假卡,从而将其中的存款全部盗走。   虽然警方将所有犯罪分子捉拿归案,但由于过去了很长时间,沈先生被盗走的资金早已被转移,哪怕是警方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追回。   无奈之下,沈先生只能找到银行,要求银行赔偿自己的全部损失。   但银行却不认账,他们认为是个别员工的责任,赔偿也应该是这个员工赔偿,说到底银行也是受害者。   眼看银行不想负责,沈先生一气之下将其告上了法院。   法院认为,沈先生的存款被犯罪嫌疑人利用假卡盗走,属于银行卡的安全问题。   而沈先生的银行卡不仅没有丢失,也没有故意泄露账号密码,更没有串通犯罪嫌疑人,无需承担任何责任。   最终法院判决银行赔偿沈先生642438.9元及其利息。   对此有网友表示,员工也是银行的一部分,只要不是存款人的个人行为造成损失,银行都应该承担责任,法院的判决可谓公平公正。   也有网友认为,非本人拿着假卡都能把钱取走,本人拿着真卡却取不出来钱,令人唏嘘不已。   退一万步来讲,人们把钱存到银行,本来就是图一份安全,这也是对银行的一种信任。   在遇到事情后,银行理应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还客户一个公道,而不是撇清责任。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对此事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和讨论,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头像加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我们下期见。 信源:   原文登载于经典传奇2025年03月27日关于《男子突然莫名收到两笔大额的转账信息,立即联系银行请求冻结账户,请求无果后,男子卡里64万的存款,只剩下19元。事后经过调查,竟是嫌疑人与银行内部人员里应外合干的,而银行却拒绝任何赔偿。男子起诉至法院,法院会如何判罚?》的报道

0 阅读:0
一叶知大事

一叶知大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